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
①实践出真知
②要想获得知识只能通过实践
③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实践
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获得知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②排除。④不是哲理,也要排除。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 2020-04-25 …
蔡元培曾说:“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 2020-06-27 …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 2020-06-27 …
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2020-07-06 …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在哲学观点上,下列与此说法有一致性的是[]①“循 2020-07-29 …
1、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3、人不堪1、六 2020-11-03 …
七年级语文题《论语》十二章跪求!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 2020-11-08 …
哲学唯物论辨析题辩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确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用哲哲学唯物论辨 2020-11-10 …
蔡元培曾说:“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 2020-12-06 …
在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认识(知识)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生而知之者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