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谁知道《庄子》的故事大意

题目详情
谁知道《庄子》的故事大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真人,代表作《庄子》受封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 ,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