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议论文,完成1—5题。翻阅《成语词典》,读到“见猎心喜”,觉得有些刺眼。它说的是宋代程颢,少年时代喜欢打猎,长大后,见到猎取野生动物就很高兴。好奇心驱使,我再
题目详情
阅读议论文,完成1—5题。 翻阅《成语词典》,读到“见猎心喜”,觉得有些刺眼。它说的是宋代程颢,少年时代喜欢打猎,长大后,见到猎取野生动物就很高兴。好奇心驱使,我再翻下去,类似的成语竟然挑出了一大批,随手写下几个吧—— 与虎谋皮 猢狲入袋 见兔放鹰 见兔顾犬 断鹤续凫 象齿焚身 雁过拔毛 门可罗雀 竭泽而渔 卸磨杀驴 瓮中捉鳖 煮鹤焚琴 把这类成语摆到一块儿,看一眼就能明白,它们都是以捕猎野生动物为乐趣,或者以屠杀动物做例证,有的还要斩尽杀绝。古人创造这些词语,当然不是仅仅表达字面上的意义,而是作为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摹拟、夸张等,来点明别的问题,强调别的道理。但是不管如何,却都是借鸟发引,借兽发泄,猎杀它们,煮食它们,以消灭动物作为修辞的载体。 不是要苛责古人。他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处在那样的环境,编出这些词语完全正常。远古人以猎杀野生动物为生,采集业、农业、畜牧业发展之后,狩猎仍然是一种正当职业。何况有些凶猛的野生动物,如景阳冈上的老虎,武松不打死它,它就要吃掉武松,你死我活。语言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曾有过那样的实践,创造出相应的词语,不足为奇,不足为过。 此一时彼一时。今天,人类成了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主宰,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再也不会受到野生动物的攻击。人类自身的发展,也不必再依赖猎杀野生动物谋生存。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使得今人手中的捕杀武器,不再是网棒刀箭之类,这些武器要把某种野生动物斩尽杀绝,都是可以做到的。现代文明告诉人们,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今人看到以消灭野生动物作载体的成语,便觉得刺眼,这是新观念进入头脑的必然。 我向一位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他不屑地说:“成语的意义,不断转移,不断发展。古人说的,今人用的,都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对此,我何尝不知。 比如说,“与虎谋皮”,是指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利害关系有直接冲突的人,去商量某件事情,不可能成功。老虎那么凶,谋不了它的皮,那就“与狐谋皮”。《太平御览》引《符子》之言:“欲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狐狸太狡猾,不好逮,那就再改。郭沫若在《革命春秋》中说,我故意把“与虎谋皮”改了一下:“与兔谋皮”。今天有些人改得很凶狠:“与藏羚羊谋皮”。四川还有一个人更残暴:“与大熊猫谋皮”。问题不在“与虎谋皮”的本义与转义是什么,而在于今人就不能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更不能照着这个样子往下做。 曾经带有积极意义的成语,只要字面上具有这类特征,发展到今天,也会显露出它的局限性。比如“煮鹤焚琴”,把鹤煮了吃,把琴当柴烧,是指糟踏美好事物。词的意义是积极的,是批评这种行为。但是,今人何必再用“煮鹤”的行为作载体呢?如同成语中有“食肉寝皮”,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到了文明时代,对敌人再恨,也不宜说这种话。这个成语在现代人的口头上,也就退出了,消失了。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有唱词:“赏心亭上雪初融,煮鹤烧琴宴钜公。”这里的“煮鹤烧琴”,则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仅是指最热情地接待,高规格地宴请。孔尚任的时代,大概不知道熊猫更宝贵,否则,是不是要设“熊猫宴”呢?“煮鹤”,无论是烧琴,还是烧茅草,只要脑子里闪现这种形象,那就太可怕了。 不是说要把这类成语从《成语词典》中抠掉。古人毕竟那样写过,今人也毕竟要看古书,要查出处,词典得照收不讳。我只是希望,今人使用这类成语的时候,应该斟酌一番,最好不再使用,不要让它们活在今人的笔头和口头。这类成语应该叫“陈语”,或叫“尘语”,抑或叫“沉语”,即将其视为:陈旧之语,尘封之语,沉积之语。让它们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尘封在古籍中。 林语堂曾说:“中国人之所以对动物学一无贡献,是因为中国的学者不能冷静地观察一条鱼,只想着鱼在口中的滋味,而想吃掉它。对于客观对象的好奇心,始终没能超过品尝美味的好奇心。”动物学的损失,倒成了烹调学的收获。中国不出一流的动物学家,却出千千万万一流的美食家啊。 (选自《北京日报》2004年4月25日) 1.本文要谈论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哪些角度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中国不出一流的动物学家,却出千千万万一流的美食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如何看待和使用以捕猎和屠杀动物为内容的成语。 2.这类成语应尘封在古籍中,今人最好不用。 3.这些成语的字面涵义都是借鸟发引,借兽发泄,猎杀它们,煮食它们,以消灭动物作为修辞的载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些成语让人觉得刺眼;现代人如果按字面意思拓展下去后果也很可怕;曾经 带有积极意义的成语在今天也有它的局限性。 4.同意。因为野生动物需要保护,这类以捕猎和屠杀动物为内容的成语让人觉得刺眼。 不同意。现在用的不是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而是用来点明问题,强调其中蕴涵的道理。这些成语表 意形象生动。(任选一种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5.对于客观对象的好奇心,始终没能超过品尝美味的好奇心。(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
看了 阅读议论文,完成1—5题。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 2020-04-06 …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 2020-06-17 …
南宋和南朝宋的区别南朝宋:(420年~479年),中国古代朝代名.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 2020-06-27 …
现代文阅读。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 2020-07-23 …
课外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远去的乡村李汉荣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 2020-11-03 …
现代文阅读.①苏轼和辛弃疾作为宋代词坛上的杰出代表,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 2020-11-08 …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唐宋两代都进行了文学复古运动,但唐代的复古止限于 2020-11-11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A 2020-12-02 …
21.(12分)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 2020-12-02 …
26.(10分)宋代是一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绘画艺术往往带有鲜明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