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人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源自于?
题目详情
古人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源自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由于自古流传下来的有众多版本,所以具体出处不易考证.如果单从学习求知的角度来分析,“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这句话说尽了学习之道,也就是说读书学习不能“死”学,如果生搬硬套的话,最多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那么即使你读了一部好书,又怎能完全领会其中的精髓呢,就更谈不上把学来的知识灵活应用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有句古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习要辨证地去学,同时更要学会创新,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前进.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由于自古流传下来的有众多版本,所以具体出处不易考证.如果单从学习求知的角度来分析,“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这句话说尽了学习之道,也就是说读书学习不能“死”学,如果生搬硬套的话,最多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那么即使你读了一部好书,又怎能完全领会其中的精髓呢,就更谈不上把学来的知识灵活应用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有句古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习要辨证地去学,同时更要学会创新,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前进.
看了 古人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0~9数字写法(除古罗马数字,古中国数字,大写:一,二,三…….还有阿拉伯数字0,1,2,3,4 2020-05-17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数字〔要有赏析〕写 2020-05-17 …
①“日”字在古诗中当“太阳”的意思讲的诗句②“日”字在古诗中当“阳光”的意思讲的诗句③“日”字在古 2020-06-11 …
“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中的“古典”是什么意思?不要脱离中心.文章出自语文六年级上学期六单元 2020-06-18 …
中国古代书信中上写千下缀万是什么意思传统评书里在描写书信的时候,总是在最后说一句上写千下缀万,有的 2020-06-21 …
漫步古诗苑串词,不要诗词!六个组分别收集“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 2020-07-15 …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中国上海迅通电梯有限公司和美国达贝尔公司的合资设厂谈判谈判甲方:中国上海迅通电梯有 2020-07-23 …
以古诗中为题,然后围绕你选定的题目,查有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别情绪、古 2020-07-26 …
成语天地,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成语1.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更是繁华,街道两旁的高楼(),商场里的上 2020-11-04 …
为什么世界上古与中古的分界和世界中古与近代的分界是西东罗马的灭亡?为什么世界上古与中古的分界是476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