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中央与地方,皇帝与宰相,以明代为例说明如何解决上述矛盾
题目详情
,中央与地方,皇帝与宰相,以明代为例说明如何解决上述矛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明代中央和地方:地方要服从中央安排,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彻底废除了三省六部制,改为吏户礼兵邢工主管各项事务,又在全国设立各省御史负责检查,无论在行政权,军事权,经济权方面都大大加强了皇权和朝廷的实际对地方统治.所以,明代一般地方是无法和中央对抗的,不仅仅是因为皇权的加强,也是因为每个实权部门都有分权者,比如六部都有给事中,负责审核部门内事务的处理,不仅仅是由尚书侍郎之类的人说了算.还有,明代的八股形式的科举,虽说钳制了思想,但另外意义上也是对人民很公平的一条当官富贵之路,所以只要活得下去,人民都会去尝试去科举,而不是造反.
皇帝和宰相:明代自胡惟庸案件之后再没宰相,这也是朱元璋废除了,他担心宰相权利太大,威胁皇权,所以之后的洪武年就都没宰相了.
之后朱棣二次造反成功后当了皇帝,他感觉事务太多忙不过来,实在撑不住了,就设立了内阁,内阁人员负责顾问及奏章处理,但没有决策权.但之后因为皇帝越来越懒,内阁无可避免的权利膨胀,到了嘉靖,隆庆,万历期间,前后出现了主要三位内阁首辅,其权力之大连皇帝也无可奈何: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也就是典型的权臣.
当然,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内阁及其首辅虽然权大,但毕竟地位稳定要看个人能力,加上明代皇帝很多宠信宦官,所以终明代276年,皇帝,内阁,和宦官形成了微妙的权利平衡,虽有此消彼长,但大体平稳.
不知回答是否满意.
皇帝和宰相:明代自胡惟庸案件之后再没宰相,这也是朱元璋废除了,他担心宰相权利太大,威胁皇权,所以之后的洪武年就都没宰相了.
之后朱棣二次造反成功后当了皇帝,他感觉事务太多忙不过来,实在撑不住了,就设立了内阁,内阁人员负责顾问及奏章处理,但没有决策权.但之后因为皇帝越来越懒,内阁无可避免的权利膨胀,到了嘉靖,隆庆,万历期间,前后出现了主要三位内阁首辅,其权力之大连皇帝也无可奈何: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也就是典型的权臣.
当然,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内阁及其首辅虽然权大,但毕竟地位稳定要看个人能力,加上明代皇帝很多宠信宦官,所以终明代276年,皇帝,内阁,和宦官形成了微妙的权利平衡,虽有此消彼长,但大体平稳.
不知回答是否满意.
看了 ,中央与地方,皇帝与宰相,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出师表以字用法相同的是?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相同的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伤先帝之明 2020-06-10 …
汉武帝对卫青的态度史书记载:汉武帝有时候接见卫青时是在厕所里面,而对于汲暗等一些大臣却是非常尊重, 2020-07-08 …
比一比,填大与小与号850除以50()820除以40252除以26()216除以22703除以37 2020-07-19 …
阅读下文,翻译画横线语句,完成1~2题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 2020-07-28 …
材料一,元狩四年,汉武帝起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冶铁孔仅为大农垂,领盐铁事,让他们与以计 2020-07-28 …
1816年,清嘉庆帝与大臣孙玉玺有以下对话.帝问:英国是否富强?孙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 2020-11-16 …
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与之,人与之/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得天下有道/虽欲无王, 2020-11-23 …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 2020-11-25 …
皇帝在意识到自己没穿衣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举行完游行大典,说明了A.皇帝意识到老百姓是对的,心里很感动 2020-12-15 …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