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8分)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 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 。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时景命内臣车延规、傅宏营屯田于常、楚州,处事苛细,人不堪命,致盗贼群起。命铉乘传巡抚。铉至楚州,奏罢屯田,延规等惧,逃罪,铉捕之急,权近侧目。 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杀流舒州。 周世宗南征,景徙铉饶州,俄召为太子右谕德。景死,事其子煜为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 宋师围金陵,煜遣铉求缓兵。时煜将朱令赟将兵十余万自上江来援,煜以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东下。铉曰:“此行未保必能济难,江南所恃者援兵尔,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复决战,岂利于汝乎?”铉曰:“要以社稷为计,岂顾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虽不能缓兵,而入见辞归,礼遇皆与常时同。及随煜入觐,太祖责之 ,声甚厉。铉对曰:“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太祖叹曰:“忠臣也!事我当如李氏。”命为太子率更令。 太平兴国初,李昉独直翰林,铉直学士院。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师还,加给事中。淳化二年,庐州女僧道安诬铉奸私事,道安坐不实抵罪,铉亦贬静难行军司马。 初,铉至京师,见被毛褐者辄哂之,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 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 书讫而卒,年七十六。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铉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卷。 —— (节选自《宋史·徐铉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 (2)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杀流舒州。 (3) 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 徐铉十岁时就善写文章,不乱交往。 (2)徐铉不等朝廷批复就(当即)斩杀(“就当即斩杀而不等朝廷批复”亦可),因犯专擅生杀之罪被流放到舒州。 (3) 一天,徐铉早晨起身,正装束打扮(戴帽子束腰带),突然急着要来纸笔,亲笔写下(遗言),交代后事。 |
小题1:社稷解释颠倒。 小题1: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C表转折(A前为“是”,后为“竟然”;B前为“因为”,后为“凭”;D前为介词,“和、跟”,后为连词,“和”。 小题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侧目”应理解为“畏惧”。 小题1:(1) “属文”“游”各1分,句子连贯1分(2) “俟”“坐”“专”、被动句各1分(3) “冠带”“疏”“约束”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徐铉十岁时就善写文章,不乱交往。出仕吴任校书郎,又在南唐李昪父子手下做官,主管草拟诏命,与宰相宋齐丘不和。有时候看到军中的文书,徐铉与他的弟弟徐锴就议论(评论)文书引证不当。文书是汤悦写的,汤悦就同宋齐丘一同诬陷徐铉、徐锴泄露军中机密之事,徐铉获罪被贬为泰州司户掾,徐锴被贬为乌江尉,不久官复原职。 当时李景任命自己身边的车延规、傅宏在常、楚州管理屯田,办事苛求细枝末节(严格而琐碎),百姓忍受不了,导致盗贼纷起。李景命徐铉奉命巡察。徐铉到楚州后,上书请求停止屯田,车延规等人害怕,畏罪而逃,徐铉追捕很急,权贵都很害怕。等到捕得盗贼头子,徐铉不等朝廷批复就(当即)斩杀,因犯专擅生杀之罪被流放到舒州。周世宗南征,李景将徐铉贬谪(调)到饶州,不久召任太子右谕德。李景死后,侍奉他的儿子李煜做礼部侍郎,代理中书省的事务。 宋军围困金陵,李煜派徐铉请求宋军退兵。当时李煜的部将朱令赟率领十多万士兵从上江(长江上游地区)来救援,李煜因为徐铉已经确定前往,想要阻止朱令赟让他不要东下(向东进军)。徐铉说:“这次前往不一定能够保证解救危难,江南所依靠的是援兵,为什么要让他停止呢?”李煜说:“刚求和解却又要决战,难道对你有好处吗?”徐铉说:“要以国家安危为大计,难道能顾虑(顾及)一个使者的安危吗?可以置之度外(不必考虑)。李煜哭着送他出发。等到了宋营,徐铉虽然不能让宋退兵,但入见辞归,受到的礼遇都跟平时一样。到跟随李煜朝见宋太祖,太祖斥责徐铉,十分严厉。徐铉回答说:”我是江南大臣,国家灭亡按罪该死,不应当考虑其他。”太祖感叹地说:“真是忠臣啊!侍奉我要同侍奉李氏一样。”任命做太子率更令。 太平兴国初,李昉独主翰林院,徐铉主学士院。徐铉跟随出征太原,军中文书很多,徐铉提笔即写,言辞流畅,内容精当,当时人们都夸赞他有才干。出师归来,加封给事中。淳化二年,庐州女尼道安诬告徐铉奸诈营私(或“通奸”),道安因为不实诬告获罪受到处罚,徐铉也被贬为静难行军司马。 徐铉初到京师,看见穿兽毛短衣的人就讥笑,邠州极寒冷,但徐铉始终不穿兽毛短衣,因寒冷而得病。一天,徐铉早晨起身,正装束打扮(戴帽子束腰带),突然急着要来纸笔,亲笔写下(遗言),交代后事。写完就死了,享年七十六岁。徐铉生性简朴淡泊,少私欲,朴实正直不造作。徐铉著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祥其语言,不可流布 2020-04-06 …
请赏析一下最能反映唐宋文化特点的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有很多主题,但并不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文化特点, 2020-06-09 …
1.(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3题)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 2020-06-09 …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 2020-07-01 …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并 2020-07-2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下列句 2020-11-0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 2020-11-11 …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时广为流行,只是以前称做曲 2020-11-16 …
(2010年广东卷文综38题第(1)小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 2020-12-14 …
4.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