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而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搒掠号呼闻于外; 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阴县。县 米数千石,岁责里胥代输,良肱论列之,遂蠲 其籍。通判杭州,江潮善溢,漂官民庐舍,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潮不为害。时王陶为属官,常以气犯府帅,吏或诉陶,帅挟憾欲按之, 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 帅遂已。后陶官于朝,果以直 。知虔州,士大夫死岭外者,丧车自虔出,多弱子寡妇。良肱悉力振护,孤女无所依者,出俸钱嫁之。以母老,得知南康军。丁母忧,服除,为三司使判官。

方关、陕用兵,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内府出腐币售三司,三司吏将受之,良肱独曰:“若赋诸军,军且怨;不则货诸民,民且 。请付文思院。”

改知明州。朝廷方治汴渠,留提举汴河司。汴水淀淤,流且缓,执政主狭河议。良肱谓:“善治水者不与水争地。方冬水涸,宜自京左浚治,以及畿右,三年,可使水复行地中。”弗听。又议伐汴堤木以 狭河。良肱言:“自泗至京千余里,江、淮漕卒接踵,暑行多病暍,藉荫以休。又其根盘错,与堤为固,伐之不便。”屡争不能得,乃请不与其事。执政虽怒,竟不为屈。改太常少卿、知润州,迁光禄卿、知宣州,治为江东最。请老,提举洪州玉隆观,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 蠲,免除。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县 米数千石                         逋:拖欠

B.后陶官于朝,果以直                  闻:闻名

C.不则货诸民,民且                    病:患病

D.又议伐汴堤木以 狭河                 资:供给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余良肱“执政为民”的一组是 (    )

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阴县    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      善治水者不与水争地

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      又议伐汴堤木以资狭河     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余良肱擅长断案。虽然被属县捉到的杀人疑凶已经认罪,但余良肱通过查验尸体和行凶的刀刃,怀疑另有真凶,于是要求亲自逮捕凶手,不久,果然捕获真凶。

B.余良肱为人正直。王陶常常因耿直触犯府帅,府帅趁有人控告王陶的机会,想挟私恨查办他,余良肱反对这样做,使府帅不再追究。

C.余良肱体恤弱小。任虔州知州时,他竭力救济护送丧车经过虔州的弱子寡妇,拿出俸禄帮助没有依靠的孤女出嫁。

D.余良肱敢于直言。在朝廷治理汴渠时,作为提举汴河司,他多次对执政大臣的主张提出异议,执政大臣虽然生气,最后只好采纳了他的建议。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5分,共10分)

(1)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译文:                                                                               

(2)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

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5.C

16.B

17.D

18.(1)有人附着府吏的耳朵说话,余良肱暗中知道他是盗贼,马上逮捕审问他,赃物全部被搜获。(2)余良肱不同意说:“假使王陶因此获罪离职,这是因为他耿直而不被容纳。”

【解析】

15.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解释不正确,由原文内容可知,病:困苦。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 ① 官职调动; ③ 余良肱的治水思想; ⑤ 执政大臣提议,不能表现余良肱。所以选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分析与原文内容不符,由原文内容可知,执政大臣并未采纳余良肱的意见。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或”、“阴”、“诘”、被动句、“可”,同意、允可;“使”,假使;“直”,耿直;“容”,被容纳。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进士及第,调任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捉到一个杀人疑凶,他自己已经认罪,余良肱查验尸体和刀刃,怀疑说:“哪里有刀刃满一尺而伤口不到一寸长的?”向府署报告请求让自己去抓捕凶手,不久,果然捕获了真正的杀人凶手。百姓有人丢失财物超过十万,逮捕了几十个平民,正逢暑天,拷打号叫的声音在外边也可听到;有人附着府吏的耳朵说话,余良肱暗中知道他是盗贼,马上逮捕审问他,赃物全部被搜获。

改任大理寺丞,又出任湘阴知县。县里拖欠税米几千石,每年责令里胥代为缴纳,余良肱上书陈述这件事,于是免除了簿籍上的这笔欠款。又改任杭州通判,江中潮水容易泛滥,冲毁官员和百姓的房屋,余良肱累石堤二十里以阻挡潮水,潮水不再为害。当时王陶为属官,常常因为耿直冒犯府帅,府吏中有人控告王陶,府帅挟私恨想查办王陶,余良肱不同意说:“假使王陶因此获罪离职,这是因为他耿直而不被容纳。”府帅就不再追究。后来王陶在朝廷做官,果然以耿直闻名。后任虔州知州,士大夫死在岭外的,丧车大多经过虔州,多是弱小的子女和守寡的妇女扶丧。余良肱尽力救济保护,没有依靠的孤女,他拿出俸钱来帮她出嫁。后因母亲年老,余良肱求得南康军知军。服母丧,期满,改任三司使判官。

正值关、陕用兵,朝庭商议借在京百姓的钱,余良肱竭力反对这件事,正好大臣们也认为他言之有理,这项提议就被搁置。内府中拿出锈蚀的货币推销给三司,三司的官吏将要接受,只有余良肱说:“如果发给各路军队,军人会怨恨;如果不发给军队,就要用它购买百姓的货物,百姓就会因此困苦。请求交付文思院(重铸)。”

改任明州知州。朝廷正要治理汴渠,留他掌管汴河司。汴水淤积,水流很慢,执政大臣持使河道狭窄的意见。余良肱认为:“善于治水的人不和水争地。当冬天水干涸时,应当从京城东边疏通治理,并治理到京城的西边,经过三年,可以使水重新在河道中流淌。” 执政大臣不听。执政大臣又提议砍伐汴河堤岸上的树木来建立木岸使河道变得狭而深。余良肱说:“从泗州到京城一千多里,从江、淮来的漕运兵卒接连不断,暑天行路都以热渴为苦,靠树荫来休息。再者那些树木的根盘缠交错在堤中,使堤岸坚固,砍伐不利。” 余良肱多次反对不能获准,于是请求不参与治理汴河的事。执政大臣虽然生气,却始终不能使他屈服。改任太常少卿、润州知州,又升任光禄卿、宣州知州,政绩为江东第一。请求告老还乡,掌管洪州玉隆观,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猜猜下面古文的题目和作者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拽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  2020-04-27 …

《岳阳楼记》中“既仕”中“既”的意思?“既仕”翻译过来是做官以后,那么“既”的意思是1动作已经完了  2020-06-09 …

求翻译“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  2020-06-15 …

下面是京剧《野猪林》中林冲唱词的选段,阅读后完成相关题目。(2分)……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  2020-06-16 …

阅读短文,五十步笑百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注填  2020-06-19 …

下面是京剧《野猪林》中林冲唱词的选段,阅读后完成相关题目。(2分)……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  2020-06-26 …

下面是京剧《野猪林》中林冲唱词的选段,阅读后完成相关题目。……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  2020-06-26 …

兵刃既接的既是什么意思  2020-07-08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兵刃既接(接触交锋)树(种植)之以桑王无罪岁(  2020-07-14 …

古文: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