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裴让之传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裴让之传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梁使至,帝令让之摄主客郎。
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①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散骑常侍,聘梁。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
齐受禅,静帝②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歔欷。以参掌仪注,封宁都县男。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几,杨愔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欵,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期月之期,翻然更速。”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计赃依律不至死。让之以其乱法,杀之。时清河王岳为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不合死。”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事奏,竟赐死于家。
(取材于《北齐书·卷三十五》)
【注】①神武: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高洋(文宣帝,550-560在位)即位后被封为神武皇帝,实并未在位。②静帝:东魏皇帝元善见,550年静帝禅位于高洋。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殆不胜哀 胜:禁得住
B.广延师友 延:邀请
C.遣部从事案之 案:追究,查办
D.竟赐死于家 竟:竟然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之事,大都效法她。
B.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
——你我君臣之间的职分已定,丢弃忠心和孝心,连愚夫都不为。
C.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
——这样就能成就霸业,却还前行去寻找别的办法。
D.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
——(那个人)说奸邪的官吏收敛了恶迹,盗贼也被清除干净。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
A.裴让之的母亲是一位既懂礼仪又会教育子女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们成材,她含辛茹苦抚养幼弱的孩子,为他们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孩子们。
B.裴让之与杨愔关心很好,如果二人见面,就会整天清谈;杨愔常夸赞裴让之,并希望好友有好政绩。后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
C.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捕入狱,神武帝审问他时,他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分侍二主的例子,表达自己既能尽忠又可尽孝的思想,并从侧面为弟弟开罪。
D.裴让之在齐立国时参与制定礼仪制度,皇帝想封他黄门郎,因有人说他身体肥胖而没被任用,就作了清河太守,短短一个月,就使清河管界安定,政治清明。
5.“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句中“弟”是指自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后值倾覆, , ”的诸葛亮。(3分)
6.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审时做了辩解,《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有两处不同:一是《北齐书》说“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北史》中为“诸葛兄弟各得尽心”;一是《北齐书》说“况让之老母在”,《北史》“在”后有“此”。你认为《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哪个更好,请任选一处,简要说明理由。(5分)
1.
分 析:
文言文断句需要先熟悉语境,然后可以利用固定词语、虚词、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作为突破口,帮助断句。如本句中的固定词语“好学”“有文情”“声誉”“举秀才”“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曰”“裴让之”“太原公开府记室”等,基本断开之后,再根据语境推敲细微之处,最后通读,看所断句是否顺畅。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竟”的常见义项有“竟然”“最终”“从始至终”等,在本语境中,众人为裴让之请救,文宣大怒后而无敢言者,因此“竟赐死于家”就没有出乎意料的意思,而是最终结果,所以“竟”在此应解释为“最终”。其他选项都可以利用所学内容进行推断延伸,如“胜”字可以利用“沛公不胜杯杓”推断,“延”字可以利用“秦人开关延敌”推断,“案”字可以利用“召有司案图”推断。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
分 析:
将“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翻译成“这样就能成就霸业,却还前行去寻找别的办法”有两处错误,一是“以此”,应该翻译成“凭借这个”;二是“却”,在此不能理解为转折连词,应该翻译成“后退、退却”,《过秦论》中的“却匈奴七百余里”、《孔雀东南飞》中的“却与小姑别”、《六国论》中的“李牧连却之”、《琵琶行》中的“却坐促弦弦转急”都与之同意。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
分 析:
B项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中“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的意思是:文宣大怒,对杨愔说:“(你)想与裴让之同埋一个坟墓吗?”并不是“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的意思。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分 析:
此题要求能够熟练背诵诸葛亮的《出师表》,顺畅地连接上下句,并能够正确书写字形。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6.
分 析:
此题比较不同词语的不同表意效果,这两句话的语境是裴让之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分侍二主的例子,表达自己既能尽忠又可尽孝的思想。“遂心”和“尽心”相比,“尽心”只强调了自己一方的侍君态度,而“遂心”既表明自己的尽心,也可以表明兄弟之间不同的立场,为自己开脱;“老母在”和“老母在此”相比,都表明自己不会失之孝道,但是自己不失孝道的原因有所差异。比较词语的不同表意效果要结合语境,从词语的侧重点、轻重、范围等不同角度加以辨析,看看哪个更能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文言文参考译文】裴让之,字士礼。十六岁父亲去世,几乎不能承受(失去父亲的)悲哀,他的母亲辛氏流着泪安慰他说:“(因为哀伤过度而)抛弃我(并且失去)生命,能够是一个孝顺的人吗?”从此(裴让之)自己鼓励自己。辛氏,有高明的作妇人的准则,又熟悉礼法。丈夫去世(的时候),孩子们大多年幼弱小,便广泛地(为孩子们)邀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他们)。内外亲属有吉凶之事的礼仪法则,大多效仿她。让之少年好学,有文采,口才杰出,早年获得声誉。魏天平年间被举荐为秀才,应答对策,名列前茅。几次升任为屯田主客郎中,王宫禁地中有这样的话:“能赋诗,裴让之。”任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好,见面就整天清谈。杨愔常说:“这个人才华出众,敏悟超群,裴文季没有死啊。”梁的使臣到,帝令让之代理主客郎(接待使者)。第二弟诹之逃往关右,兄弟五人都被拘禁。神武问:“诹之在哪里?”回答说:“往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二人各自能够遂心,何况让之的老母在世,君臣的职分已定,失去忠与孝的(事情),愚夫都不愿做。我希望明公(能够)以诚信待人,如果以不诚信待人,别人又怎么能相信自己呢?以此来成就霸业,就像倒着走路而寻找道路啊。”神武认为他的话说得对,兄弟全被释放了。历任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来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梁。文襄曾入朝,让之作引导,容貌含蓄,文襄看着他说:“士礼是个好舍人。”调任中书省长官兼中书侍郎,主管舍人。齐接受禅让,静帝退居另外的宫中,与众臣告别,让之流涕叹息。因参与制定制度制度,被封为宁都县男。帝想用作黄门郎,有人说他身体太胖,不堪奔走侍奉,于是任职清河太守。至郡没多久,杨愔对让之众弟弟说:“我与贤兄交往诚恳,盼望听到他好的政绩。恰好有人从清河来,说奸吏收敛恶迹,盗贼被清除。一个月的时间,彻底改变,变化很快。”清河有两个豪吏田转贵、孙舍兴长久做官,奸邪狡猾,多有侵夺,趁着(处理)事务就威逼人索取财物。计算(他所索)赃物依法不到被处死(的程度)。让之因他们扰乱法纪,杀了他们。当时,清河王高岳任司州牧,派所部从事查办他。侍中高德政过去与让之不和,上表章弹劾说:“在陛下受禅的时候,让之(因)眷恋魏朝,呜咽流涕,等到做了皇室官员,不是他所情愿的。”不久,杨愔为他求救,说:“罪不该死。”文宣大怒,对杨愔说:“(你)想与裴让之同埋一个坟墓吗?”于是没有敢(为让之)说话的人了。事情奏请朝廷后,最终赐死在家中。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宋代是礼仪重建、礼下庶人、礼俗融合的时代。婚礼文书的 2020-06-29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苹果皮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 2020-07-03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一个礼物换回另一个礼物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足球,可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章。(16分)亲亲土豆迟子建礼镇家家户户种土豆,秦山夫妇是种土豆的大户。秦山又黑又瘦, 2020-07-0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苹果皮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 2020-07-12 …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5题。①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的礼物中,有 2020-07-15 …
(2004宁波)阅读下文,回答1-6题。苹果皮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 2020-11-11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嚼一片苹果皮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 2020-11-1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2020-11-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