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1)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1)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准确辨识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侧重对内容表达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答题模式一般采用手法+具体分析+效果.本诗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中“贫”“贵”,“陋巷”“豪家”可以看出是对比手法.然后结合全诗,联系诗人情感,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是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生动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的情感是对自己才华遭压抑的不平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本诗首联“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表达诗人感叹年华蹉跎,借酒浇愁;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对比手法,对世态炎凉、统治者的控诉;尾联对未来、国家前途的期待.
答案:
(1)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生动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自己才华遭压抑的不平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2)颠沛流离的感慨;年华蹉跎的感叹;对统治者的控诉;对国家前途的期待.
译文:
十年来身世漂泊若浮萍,白发相逢涕泪沾满冠缨.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态,离乱时只觉得酒甚多情.贫居陋巷怀疑春天也少,贵居豪宅感觉月亮最明.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赏析:
因战乱频仍,诗人流落江南十二年,颠沛流离,所以这首诗劈头便感慨万端地说:“十年身事各如萍”.诗人用随风飘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怜.
“白首相逢泪满缨”.按理,这时韦庄已登第,禄食有望,似不该与故人泪眼相对,但自己在外飘泊多年,已是五十九岁的人了.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三、四句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诗人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似乎已不感觉到花儿是美丽的了,再也没有赏花的逸兴了.而酒与诗人却变得多情起来,因为乱世颠沛,年华蹉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字字酸楚.
五、六句是痛定思痛的激愤语.乱离社会,世态炎凉,“贫”与“贵”,“陋巷”与“豪家”,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相距何其悬远.有才华的人偏被压在社会最下层,沾不到春风雨露;尸位素餐者偏是高踞豪门,吟风弄月.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泪干了,愤闷倾吐了,诗人转而强作笑颜:“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且对”一作“独对”,据题意以“且对”为允.这两句是说:趁未衰之年,暂拚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振金石.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本诗首联“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表达诗人感叹年华蹉跎,借酒浇愁;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对比手法,对世态炎凉、统治者的控诉;尾联对未来、国家前途的期待.
答案:
(1)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生动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自己才华遭压抑的不平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2)颠沛流离的感慨;年华蹉跎的感叹;对统治者的控诉;对国家前途的期待.
译文:
十年来身世漂泊若浮萍,白发相逢涕泪沾满冠缨.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态,离乱时只觉得酒甚多情.贫居陋巷怀疑春天也少,贵居豪宅感觉月亮最明.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赏析:
因战乱频仍,诗人流落江南十二年,颠沛流离,所以这首诗劈头便感慨万端地说:“十年身事各如萍”.诗人用随风飘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怜.
“白首相逢泪满缨”.按理,这时韦庄已登第,禄食有望,似不该与故人泪眼相对,但自己在外飘泊多年,已是五十九岁的人了.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三、四句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诗人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似乎已不感觉到花儿是美丽的了,再也没有赏花的逸兴了.而酒与诗人却变得多情起来,因为乱世颠沛,年华蹉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字字酸楚.
五、六句是痛定思痛的激愤语.乱离社会,世态炎凉,“贫”与“贵”,“陋巷”与“豪家”,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相距何其悬远.有才华的人偏被压在社会最下层,沾不到春风雨露;尸位素餐者偏是高踞豪门,吟风弄月.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泪干了,愤闷倾吐了,诗人转而强作笑颜:“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且对”一作“独对”,据题意以“且对”为允.这两句是说:趁未衰之年,暂拚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振金石.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人说,冬天是强盗,吞噬了生机,抢走了活力,只留下无限的回忆.让人怀念,春的可爱,春的曼妙.我却说, 2020-03-31 …
英语翻译首先感谢贵司于年9月11日对我公司进行了考察指导,为了使贵司对我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公司 2020-06-17 …
英语翻译1.下单后,贵公司安排30%的定金到我司,然后我公司安排生产,生产完毕,贵司要安排或委托人 2020-06-17 …
乌云对绿叶对春雨对风吹对桃红对青山对山对春对,后面对韵些什么? 2020-07-01 …
歇后语和名句陈胜起义——东施照镜子——楚王戏晏子——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光阴似箭催人老,( 2020-07-04 …
盲人的心中,多彩的世界最珍贵;聋子的心中,美妙的音乐最珍贵;对于饥饿的乞丐,面包最珍贵;对于重症的 2020-07-12 …
高尔基说过:“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对我们 2020-07-20 …
“劝君莫惜金搂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句名言启示人们()A.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B.青春对每个人只有 2020-11-11 …
四海起头的春联或成语“四海人同富贵春”的后面一个字是什么啊? 2020-12-07 …
以“▁▁最珍贵”为题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急!盲人的心中,多彩的世界最珍贵;聋子的心中,美妙的音乐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