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东汉明章之治发生在中国古代东汉汉明帝和汉章帝两代皇帝统治时期。这两代皇帝都沿承了光武帝的治国方式和道理,在他们统治时期,均采用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和宽松治国之道,使东
题目详情
东汉明章之治发生在中国古代东汉汉明帝和汉章帝两代皇帝统治时期。这两代皇帝都沿承了光武帝的治国方式和道理,在他们统治时期,均采用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和宽松治国之道,使东汉的经济、社会出现了汉代各皇帝统治期间少有的繁荣和稳定,由此,也使东汉步入了鼎盛时期。明章之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一,两代皇帝均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除此之外他们还给一些没有土地的贫苦子民安排土地,并贷款给他们粮种和农用工具。因此,明帝统治后期史书有云:“天下太平,人无徭役,百姓殷富,牛马被野。“之说。其二,明帝推行”大射”和“养老”等礼仪,此外,他还升堂讲学。
其三,明帝年间,大将军窦固曾击退北匈奴;公元89年,窦宪再次击退北匈奴。由于匈奴屡遭溃败,因此不断的向西后退。除此之外,“明章之治”期间,班超曾经出使到了西域地区,也使西域各国再次亲附汉代,断绝了与匈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北方边境的安宁。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章之治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明章之治的影响。
其三,明帝年间,大将军窦固曾击退北匈奴;公元89年,窦宪再次击退北匈奴。由于匈奴屡遭溃败,因此不断的向西后退。除此之外,“明章之治”期间,班超曾经出使到了西域地区,也使西域各国再次亲附汉代,断绝了与匈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北方边境的安宁。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章之治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明章之治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两代皇帝均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除此之外他们还给一些没有土地的贫苦子民安排土地,并贷款给他们粮种和农用工具”,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轻徭薄赋,减省刑罚;“明帝推行大射和养老等礼仪,此外,他还升堂讲学”可以得出力倡文教,崇尚儒学;“明帝年间,大将军窦固曾击退北匈奴;公元89年,窦宪再次击退北匈奴”可以得出征伐匈奴;“班超曾经出使到了西域地区”可以得出班超出使西域.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天下太平,人无徭役,百姓殷富,牛马被野”、“也使西域各国再次亲附汉代,断绝了与匈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北方边境的安宁”,结合第一问的措施和所学可知,影响是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故答案为:
(1)轻徭薄赋,减省刑罚;力倡文教,崇尚儒学;征伐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2)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天下太平,人无徭役,百姓殷富,牛马被野”、“也使西域各国再次亲附汉代,断绝了与匈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北方边境的安宁”,结合第一问的措施和所学可知,影响是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故答案为:
(1)轻徭薄赋,减省刑罚;力倡文教,崇尚儒学;征伐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2)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看了 东汉明章之治发生在中国古代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当乔治在中国的时候,我让他了解了中国历史用英语怎么说 2020-04-08 …
英语翻译在法国,每天有大概200万个jambon-beurre(火腿加奶油)三明治在法国售出!毫无 2020-05-13 …
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的标志是A.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B.纳粹党成为国内第一大党C.国会 2020-05-16 …
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 2020-05-16 …
英国得以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 2020-06-25 …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A.成立了共和国B.处死了国王C.革命胜利结束D.颁布 2020-11-10 …
英语翻译摘要:人治在我国根深蒂固,我们必须对人治与法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的贯彻以法治国的方针 2020-11-16 …
“文景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下列选项和“文景之治”无关的是()A.注重农业生产B.提 2020-12-05 …
1999年12月30日,我国已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澳门的平稳回归()①标志着 2020-12-07 …
下面是1912~1913年中国国会大选中主要政党席位示意图。该图能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学习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