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在多年的地方官任上,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强化统治力量,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1069年起,在神宗的支持下,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实行变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 使子与门入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类别

    目的

    措施

理财

    富国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

整军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

    选材

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

材料三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馋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一一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祸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3)如果通过时光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结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为王安石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他变法成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 (2)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但是免役钱对贫苦农民来说,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少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统治阶级内部认识,解决内部纷争问题等。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您曾解答的一题题目与参考答案不同,我希望老师您帮忙确认一下.(2012杭州中考)已知关于x,y的方  2020-05-04 …

理解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看着他。[]A.孩子口  2020-06-25 …

“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用双拐为乡村孩子们撑起希望,“最美志愿者”孟繁英用无限深情温暖了许多人心……  2020-07-01 …

身处逆境,发奋苦读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适,出嫁)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  2020-07-16 …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2020-11-07 …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  2020-11-13 …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政治制度是[]A.举荐制B.九品中正  2020-11-27 …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它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  2020-12-01 …

2014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朱敏才、孙丽  2020-12-12 …

“最美乡村教师”曾维奋用双拐为乡村孩子们撑起希望,“最美志愿者”孟繁英用无限深情温暖了许多人心……“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