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房玄龄、杜如晦为仆射,魏徵守秘书监,参预朝政。太宗谓玄龄、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比闻听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房玄龄、杜如晦为仆射,魏徵守秘书监,参预朝政。太宗谓玄龄、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比闻听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又尝谓玄龄等曰:“为政莫若至公,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二人哭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朕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玄龄明达史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任格物。与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太宗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也。二人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推房、杜焉。
或告魏徵私其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上以徵不避嫌疑,让之曰:“自今宜存形迹。”徵曰:“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未可知也。臣幸得奉事,愿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上曰:“忠、良有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事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舜明日达聪,故共、鲧、欢、苗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雍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曰:“齐后主、周天元皆重敛百姓,厚自奉养,力竭而亡;譬如馋人自啖其肉,肉尽而毙,何其愚也!然二主孰为最劣?”对曰:“齐后主懦弱,政出多门,周天元骄暴,威福在己,虽同为亡国,齐主尤劣也。”太宗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鉴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徵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谨终如始,则善矣。”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唐纪》)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广求贤人,随才授任 随:根据
B.不以己任格物 格:量度
C.与如晦引拔士类 引:举荐
D.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 按:安抚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①房玄龄用法宽平、②魏徵善言明辨”的一组是___
A.①为政莫若至公 ②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
B.①不以求备取人 ②虽同为亡国,齐主尤劣也
C.①卒用玄龄之策 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①惟恐一物失所 ②愿陛下谨终如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唐太宗认为,廖立、李严之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哭得死去活来,是因为诸葛亮生前曾经厚待他们两位。
B.房玄龄自己博学多识,通晓历史和文学,办事则尽心尽力,日夜操劳唯恐有失,与杜如晦同被誉为庸代的贤相。
C.针对太宗的责备提醒,魏徵却认为君臣应当竭诚相待,如果只讲究外在的举止仪表,那国家的兴亡就很难说了。
D.魏徵主张君王都应牢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只有真正了解民情才能做到视听明达,才能不被奸佞小人所诓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②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
③馋人自啖其肉,肉尽而毙,何其愚也!
房玄龄、杜如晦为仆射,魏徵守秘书监,参预朝政。太宗谓玄龄、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比闻听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又尝谓玄龄等曰:“为政莫若至公,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二人哭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朕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玄龄明达史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任格物。与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太宗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也。二人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推房、杜焉。
或告魏徵私其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上以徵不避嫌疑,让之曰:“自今宜存形迹。”徵曰:“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未可知也。臣幸得奉事,愿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上曰:“忠、良有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事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舜明日达聪,故共、鲧、欢、苗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雍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曰:“齐后主、周天元皆重敛百姓,厚自奉养,力竭而亡;譬如馋人自啖其肉,肉尽而毙,何其愚也!然二主孰为最劣?”对曰:“齐后主懦弱,政出多门,周天元骄暴,威福在己,虽同为亡国,齐主尤劣也。”太宗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鉴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徵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谨终如始,则善矣。”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唐纪》)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广求贤人,随才授任 随:根据
B.不以己任格物 格:量度
C.与如晦引拔士类 引:举荐
D.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 按:安抚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①房玄龄用法宽平、②魏徵善言明辨”的一组是___
A.①为政莫若至公 ②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
B.①不以求备取人 ②虽同为亡国,齐主尤劣也
C.①卒用玄龄之策 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①惟恐一物失所 ②愿陛下谨终如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唐太宗认为,廖立、李严之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哭得死去活来,是因为诸葛亮生前曾经厚待他们两位。
B.房玄龄自己博学多识,通晓历史和文学,办事则尽心尽力,日夜操劳唯恐有失,与杜如晦同被誉为庸代的贤相。
C.针对太宗的责备提醒,魏徵却认为君臣应当竭诚相待,如果只讲究外在的举止仪表,那国家的兴亡就很难说了。
D.魏徵主张君王都应牢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只有真正了解民情才能做到视听明达,才能不被奸佞小人所诓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②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
③馋人自啖其肉,肉尽而毙,何其愚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句译为:御史大夫温彦博查办他.按,追究、查办.
(2)A①是唐太宗的观点,他认为管理政事最重要的是公正.C①是说最终还是用了房玄龄的策略.D①是说房玄龄日夜尽心尽力唯恐有一事不当.
(3)A“诸葛亮生前曾经厚待他们两位”错,原文“为政莫若至公,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二人哭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诸葛亮曾经出于公正放逐廖立、李严,他们因为诸葛亮为政公正而哭.
(4)①慕,效法;卿,你们;法,效法.译为:朕效法前代的明君,你们不可不效法前代的明相.
②面折,当面指责;廷争,在朝廷上争论.译为:当面指责国君的过失,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而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
③馋人,贪吃的人;啖,吃;其,自己的.译为:贪吃的人吃自己的肉,肉吃完了自己也毙命,是多么的愚蠢呀!
答案:
(1)D
(2)B
(3)A
(4)①朕效法前代的明君,你们不可不效法前代的明相.
②当面指责国君的过失,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而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
③贪吃的人吃自己的肉,肉吃完了自己也毙命,是多么的愚蠢呀!
(2)A①是唐太宗的观点,他认为管理政事最重要的是公正.C①是说最终还是用了房玄龄的策略.D①是说房玄龄日夜尽心尽力唯恐有一事不当.
(3)A“诸葛亮生前曾经厚待他们两位”错,原文“为政莫若至公,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二人哭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诸葛亮曾经出于公正放逐廖立、李严,他们因为诸葛亮为政公正而哭.
(4)①慕,效法;卿,你们;法,效法.译为:朕效法前代的明君,你们不可不效法前代的明相.
②面折,当面指责;廷争,在朝廷上争论.译为:当面指责国君的过失,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而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
③馋人,贪吃的人;啖,吃;其,自己的.译为:贪吃的人吃自己的肉,肉吃完了自己也毙命,是多么的愚蠢呀!
答案:
(1)D
(2)B
(3)A
(4)①朕效法前代的明君,你们不可不效法前代的明相.
②当面指责国君的过失,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而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
③贪吃的人吃自己的肉,肉吃完了自己也毙命,是多么的愚蠢呀!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需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 2020-04-27 …
读贤文,立志向.……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穷.立下凌云 2020-06-22 …
读贤文,立志向.请你读完下面文章的感想.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虎瘦雄心在 2020-06-22 …
文言文进贤者为贤原文:子贡问孔子日:“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日“吾~太长了,不原文:子贡问孔子日: 2020-07-01 …
精神的殿堂,1.雨果和巴尔扎同是世界著名文学家,为什么在先贤祠中有前者而找不到后者?2.阅读全文, 2020-07-06 …
(2013·青岛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 2020-11-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伍子 2020-11-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伍子胥 2020-11-23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伍子胥欲见吴 2020-11-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伍子胥欲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