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①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①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③;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④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⑤: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诚:真是。②熄:同“息”。他们不活动,则天下平息无事。③冠:男子承认后戴的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开始戴上承认的帽子;命之:主持典礼,给予训词。④女:同“汝”。⑤淫:乱;移:变;屈:挫抑。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景春眼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等人只会迎合国君的好恶,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
D.孟子这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当的醒世作用。
(2)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答:
【译文】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情景一:小丽在中考时情景一:小丽在中考时,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原本会做的题都做不出来了,着急地哭起来 2020-06-10 …
[学校生活]情景1:期中考试的考场上,小英因紧张而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答不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撕 2020-06-25 …
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子弹刚出膛的景象,而照片上的枪口又正对着摄相师的镜头,请问该照片是摄像师冒险用 2020-06-28 …
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 2020-07-02 …
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 2020-07-02 …
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 2020-07-02 …
张仲景张仲景在205年开始撰写《伤寒杂病论》,他写此书用了较长的时间。有的史书上记载:华佗读了《伤 2020-07-18 …
作文触景生情,是说因看到眼前的景象而产生某种感情;景随情生,则是说因心情而产生了对眼前景物好恶的看法 2020-11-22 …
张某经营两年的个人独资企业由于市场不景气而破产。对于企业债务,张某[]A.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B. 2020-12-21 …
张骞出使西域的地点时间和情景张骞出使西域是什么时间?从什么地点出发的?当时情景如何?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