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甲]孟尝君将入秦①,止者②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尝闻者独③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

题目详情

  [甲]孟尝君将入秦①,止者②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尝闻者独③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④与桃梗⑤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⑥,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⑦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⑧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⑨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据《史记》记载,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 年),秦昭王闻孟尝君贤,乃使泾阳君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故孟尝君将入秦。②止者:劝阻的人。③独:唯有,只有。④土偶人:用泥巴捏的泥人。⑤桃梗:用桃木雕刻的木人。⑥子:你。⑦东国:东方。⑧漂漂:漂流。⑨四塞:四面都有险要的关口。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①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日:“无忌②谨受教③。”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卒然:突然。“卒”,通“猝”。②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正之子。{3} 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1)

下面对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苏秦欲 之(阻止) ②孟尝君乃 (停止)

B.

①固且以鬼事 君(求见) ②孟尝君 之(接见)

C.

①臣 来也(助词,无义) ②人 憎我也(助词,无义)

D.

①吾已尽 之矣(知道) ②不可不 也(智慧)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土则复西岸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的苏秦是如何说服孟尝君不入秦的?试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文中的唐雎给了信陵君什么样的忠告?他是通过什么方式让信陵君接受忠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D;
解析:
(1) 都是“知道”的意思 (2)   (1)变成土也不过回到西岸上罢了。   (2)别人对我有恩,我不应该忘记他。 (3) 苏秦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即用土偶人和桃梗在“淄水至”的情景下不同的结果来比喻孟尝君“留齐”与“入秦”的不同结局。 (4) 他给信陵君的忠告是:切忌以恩人自居。他开始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而是列举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让信陵君自己去悟出道理,最后点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看了 [甲]孟尝君将入秦①,止者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邴原泣学的练习题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2020-05-16 …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  2020-05-16 …

英语翻译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  2020-06-21 …

英语翻译许衡年七八岁授学于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衡问于大师曰:“读书欲为何”师曰:“应科第耳.  2020-06-22 …

许衡问师的意思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于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其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  2020-06-24 …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  2020-07-05 …

英语翻译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  2020-07-08 …

(学科内综合题)成语中处处可见名士轶闻、英雄行踪、侠客趣事。请根据示例在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历史人物姓名  2020-12-04 …

汉高祖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  2020-12-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