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

题目详情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材料二  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材料四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等人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是什么?其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治体制都属于什么性质?
(3)材料三和材料四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中“1898年”、康有为主张向日本学习,再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等人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是维新变法.日本早在1868年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当时,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的末期,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据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政治革命”是指“创立民国”.中国同盟会是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决心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体制和康有为主张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3)根据材料中“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可以得出结论.从1915年起,为了解放人民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围绕“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和探索精神”作答.
故答案为:
(1)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
(2)创立民国;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性质.
(3)封建思想的影响(或旧观念、旧礼教的束缚);民主、科学.
(4)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或者民主制度不断成熟;学习西方从制度到思想,层层深入等,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家》觉民冷笑着接连说了两句:"好个无抵抗主义!好个作楫主义!"请问觉民批评的这个无抵抗主义和作楫  2020-05-17 …

关于法定抵销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合同法中“附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债权,不得以之为主动债权而主张抵  2020-06-17 …

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  2020-06-17 …

甲是乙的债权人,并享有抵押权,目前抵押物被查封,甲是否可以主张优先受偿权?如果甲将其债权转让给丙,  2020-06-17 …

张某借款用“房屋所有权证”作为抵押案某市居民刘某向张某借款10万元,张某要求刘某提供抵钾,刘某便用  2020-06-23 …

发帖的时候显示为了抵御挖坟危害发帖的时候显示“为抵御挖坟危害,本吧吧主已放出贴吧神兽——超级静止蛙  2020-06-24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不抵抗主义我向来很赞成,不过因为有些偏于消极,不敢实行。现在一想,这  2020-07-06 …

2006年5月8日,李某向A银行借款100万,以价值200万的房屋为抵押,抵押期限与借款期限同,为  2020-07-07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维护了多名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②一定  2020-11-14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840-1919年的70年中,“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