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走失的老井①老家村中,有一口老井,听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这口井还是在清光绪年间打的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②老井呈圆形,井径约三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走失的老井 ①老家村中,有一口老井,听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这口井还是在清光绪年间打的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②老井呈圆形,井径约三尺,井深五六丈,井壁用青石砌成,由于年深日久,井壁的青石上都已长满了青苔,呈黑绿色。井台上,两根呈十字架的圆木托起一个圆圆的木制辘轳,插一根半弓形的棹木棍,算是辘轳把儿,柳罐斗子上系一根井绳垂于井下,用力摇晃辘轳,井绳便在辘轳上一圈一圈地缠绕,稍顷,一桶水便打了上来。 ③井的旁边有一棵合抱粗的大柳树,树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喜鹊窝,喜鹊一家就常年住在这里。 ④大柳树饱含一脸的沧桑,枝桠遒劲,扭曲着婆娑向上,夏日,给人们遮上一地阴凉,秋天,又落了一地鹅黄。 ⑤大柳树的旁边,照样用两根呈十字架的圆木托起一个长长的木槽,是用来盛水饮牲口用的。夏日里,每当老饲养员饮完他的牛们马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常见一群群燕子飞来戏水。还有那一群群喜鹊、乌鸦也时常光顾,站在水槽的边沿上,一边喝着水,一边说着村子里刚刚发生的事儿。 ⑥老井,幽深的井底,犹如一面镜子,白天流过天上的云,夜里数过银河里的星,百多年来,和老树依偎在一起,用它们穿透时空的眼,时刻注视着村庄的古往今来。用它们清冽的甘泉和一栖的荫蔽也给村庄的泥墙草盖、土路荒坡平添了几多凉意和灵异之气。 ⑦清晨,一声鸡啼,小村就掀开了一天的门帘儿。 ⑧只听到朦胧的村街上,到处传来吱吱扭扭的水桶摇动声,只一会儿,就见井台边站满了挑水的人们。老饲养员总是最早牵着他的牛们马们来到井台上,这时候,不管谁来得多早,都要让给老饲养员,等到老饲养员饮完他的牛啊马的,方才能轮到人们打自家的水。 ⑨饲养员也不客气,松开辘轳把儿,任凭柳罐斗子一路惯下到井底。稍等片刻,感觉到井绳僵直有下坠感,就知道水已打满,慢打逍遥地向上摇动着辘轳,一边摇着,一边还和人们搭讪说着话儿,任凭那井绳在辘轳上排列缠绕。 ⑩水打上来了,老饲养员拎着柳罐往水槽子里一倒,那牛们马们便争先恐后地抢着喝水。 11这个时候,人们放下水桶,把扁担横在两只水桶上,一屁股坐在扁担上。带烟的,掏出烟纸,慢打逍遥地开始卷烟;没带烟的,看到别人在卷烟,也从腰兜里把纸拿了出来,用手捋了捋,往带烟的跟前一凑,自然,那个带烟的也就捏了一小捏烟放在没带烟的那个人的纸上。于是,人们一边抽着烟,一边南朝北国,古今中外地侃着大山。 12是啊,人们整天起早贪黑地忙碌,除了吃饭睡觉,很可能这工劲儿是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吧,所以,尽管老饲养员动作很迟缓,人们也不去催促他,但愿老饲养员慢些,再慢些…… 13太阳冉冉升起,人们把欢乐洒满了井台,小村也被这欢声笑语荡漾着。男人们把一桶桶水挑回家,把一个个踏实的日子从井台上挑回,女人们开始煮饭,苞米粥,大饼子,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山野菜,照样,煮出一锅锅的温馨。 14贫穷的生活里也有悠然自在,舒心惬意,就因为村外有田,村里有井,他们一代又一代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厮守着村庄,厮守着老井、老树,厮守贫穷而又温暖的家,苦中作乐,直到生命凋谢。虽然隔三岔五地歉收,米缸里也时常见底儿。 15应该说,是老井、老树浇灌、荫泽了一方乡村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理念。 16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日益腾飞,乡村的生活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其生活节奏也在逐步加快。看到人们都已用上了压水井,老井自知没趣,忽一日,老井忙完了自己的事之后,也没问问乡亲们还有没有啥事儿,就鸟儿悄地携着那棵老树一起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17离开故乡已多年,记忆中的老井和老树依然在梦里萦绕着。它们不仅仅是浇灌、荫泽了一方乡土文化,也时时刻刻地在滋润着我干涸的思维。 18如今,老井、老树真的不复存在了,昔日井台上挑着水桶的人们大多早已作古,井台上人们的笑声,还有那悠悠的辘轳声,早已被岁月的风吹散。 19清晨,喜鹊夫妻飞来,叽叽嘎嘎,叫着喊着,盘旋着,因为,它已找不到它们曾经栖息的家园。 20黄昏,一只乌鸦口渴了,只见它站在曾经的老树遗骸上,凝望着这片土地,凝望着村庄一动不动,因为,它已找不到曾经的那口井…… 21老井,从村庄里走失,从人们的亘古思维里淡出,就像一个盲人的一双眼睛,深深地凹进故乡的泥土里,湮灭在曾经的家园,让我们从此再也找不到一汪有根之水。 22我在想,没有井的家园,是不是少了点儿什么?井的概念是不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记忆?如今那些要出外谋生的年轻后生们,当他们一个个离开家园,是否还算“背井”离乡? 23哦,走失的老井、老树,还有那远去的辘轳声…… 小题1: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小题2:请简要概括①②段的内容,并分析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小题3:请分析1920段的表达特色。(6分) 小题4:读了题目“走失的老井”,再联系全文,你赞成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倾向吗?为什么?(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 C E 小题2:⑴①②内容:较为详细地描写了老井的悠久历史(1分),老井的形状构成,井台的构成(1分)。⑵作用:开篇引出话题(1分),为下文写在井边的农村生活做铺垫(1分);表明作者对老井的印象深刻(1分),为老井的“走失”做铺垫(1分)。 小题3:(6分)这两段选取了农村常见的事物喜鹊与乌鸦(1分),从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1分),写了喜鹊的叫喊、盘旋,乌鸦的凝望,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富于美感(2分);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1分),赋予了人的情感,突出了对老井的依恋和老井消失的失望。(1分) 小题4: 观点一:赞同作者的痛心和担忧。 ①老井浇灌一方乡村文化,祖祖辈辈围绕它生活劳作、繁衍生息,使人们在艰辛贫穷的日子里过的踏实温暖。 ②老井同时也象征故乡,作为精神支柱,能时时刻刻地在滋润着外出的游子,在异乡打拼的人。 ③老井是乡村文化、传统的象征,老井的消失,意味着乡村文化、传统就在消失,作者是痛心和担忧的。 观点二:不赞同作者的痛心和担忧。 ①老井在过去浇灌一方乡村文化,是有贡献的。现在人们用上了压水井,是社会的进步。 ②故乡的象征并不仅仅是老井,现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同样会有乡愁,同样对故乡会有牵挂。 ③文化是需要继承得,但更需要发展。老井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彻底消失,我们可以继承老井的内涵,不需要坚守老井的形式。 |
小题1: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井点降水问题某基坑降水,土层从上往下分布为杂填土、砂石、粘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滤管底达到粘土层面, 2020-05-16 …
在承压含水层中打一非完整井,井壁进水,井径0.2米,试求当降深为5m时井的涌水量?在承压含水层中打 2020-06-04 …
井眼――李丹崖赏析本文描写了一口老井,却选用“井眼”作为标题,说说这个标题的妙用 2020-06-26 …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句子:1.说完,老师低下头,竟给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2.我们每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走失的老井①老家村中,有一口老井,听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这口井还是在清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走失的老井①老家村中,有一口老井,听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这口井还是在清 2020-07-28 …
英语翻译因此利用生产平台的老井槽,通过对平湖油气田加深或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应用研究,经过优化设计以 2020-07-29 …
在我人生的历程中,老井就如同照在我眼前的灯塔是不是比喻句?在我人生的历程中,老井就如同照在我眼前的灯 2020-11-13 …
古代一位老人有19匹马~要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四分之一,三儿子分得五分之 2020-11-15 …
我家里以前有个老井,现在又打了个.距离1米多.老井当成了下水道,我想问下.两个井下边的水循环吗.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