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A.在戊戌变法初期
光绪二十四年( 1898 )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 “ 中体西用 ” 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
A .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 .认同洋务派的 “ 中体西用 ” 思想
C .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 .所说的 “ 体 ” 和 “ 用 ” 与洋务派不同
D
“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 2020-05-13 …
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2020-05-13 …
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A 2020-05-13 …
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期间的抵抗派和洋务 2020-05-13 …
维新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A.维新派缺乏反抗精神B.维新派脱离广 2020-05-13 …
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 2020-06-04 …
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的是()A.挽救民族危 2020-06-27 …
最先实践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洋务派B.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 2020-07-02 …
最大规模实践“师夷长技制以制夷”思想的是A.洋务派B.抵抗派C.维新派D.革命派 2020-07-10 …
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新体制的创立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