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杂志《开智录》发表了一篇题为“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压之愈力,则起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杂志《开智录》发表了一篇题为“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压之愈力,则起之愈骤,自然之理。故北部山东、直隶之人民,日唱外人之侮我,上天亦代为不平,当联络民气,共竭腕力,顺天之命,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此义和团之所由作也。”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中表现了“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对义和团的评价。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指出义和团的“排外主义”,肯定其反侵略的民族精神和勇气。 (2)第一种观点:评价是公允和客观的。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举起反帝斗争的旗帜,是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击了清朝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材料既指出了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又肯定了其历史作用。 第二种观点:评价不够客观,不合乎实际。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虽举起反帝旗帜,但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笼统的排外性及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义和团运动未能挽救民族危亡,也未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材料过高地评价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没有揭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第三种观点:评价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足之处。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是爱国的。但它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笼统的排外性及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模糊认识。材料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精神,但未能从根本上揭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日唱外人之侮我……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以及材料二中的“义和团的排外主义”“其勇锐之气……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可知,这两则材料既指出义和团有“盲目排外”的一面,又肯定其有反侵略的民族精神和勇气。第(2)问实际上要求对第(1)问所形成的答案进行评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既可以肯定这一观点,也可以否定这一观点,还可以既肯定这一观点的正确之处又指出其不足之处。无论是何种评论,思考时都要结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斗争目标、历史意义、局限性等,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回答时要结合答题模板:“是什么”——你的观点,“为什么”——理由,“怎么样”——结论。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二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  2020-07-0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读书苦乐杨绛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  2020-07-12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  2020-07-15 …

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读书的意义(有删节)俞平伯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  2020-11-02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24分)读书苦乐杨绛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  2020-11-04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读书苦乐杨绛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  2020-11-04 …

议论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要下笨功夫①安静的时候,我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学  2020-11-06 …

文言文阅读(18分)(甲)课外文言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  2020-11-28 …

议论文阅读成功的秘诀①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  2020-12-02 …

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在世界的聚光灯下,中国军人列队昂首而过。备受全球瞩目的国庆60周年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