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他要杀的“贼”是哪种人?为什么又“无力回天”
(3)从以上历史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他要杀的“贼”是哪种人?为什么又“无力回天”
(3)从以上历史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可知,描述的是公车上书.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2)材料二与谭嗣同物有关.他要杀的“贼”是顽固派,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不久,谭嗣同被捕.戊戌变法失败.
(3)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谭嗣同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故答案为:
(1)公车上书;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2)谭嗣同;顽固派;戊戌变法失败.
(3)“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2)材料二与谭嗣同物有关.他要杀的“贼”是顽固派,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不久,谭嗣同被捕.戊戌变法失败.
(3)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谭嗣同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故答案为:
(1)公车上书;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2)谭嗣同;顽固派;戊戌变法失败.
(3)“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北京市总人口数量2006年已经突破1700万,其中流动人口数量51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目 2020-04-07 …
下列关于北方的人文环境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居民主食以米饭为主B.北方居民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C. 2020-05-13 …
为什么纬度高海拔高人就高大物种也大山上的蚂蚁、飞虫都比较大,北方的人种(俄国人)比赤道地区的人种高 2020-05-16 …
110米车每小时30千米向北开2:10车追上向北走的人15秒后离开2:16遇到向南走的人12秒后离 2020-05-23 …
北欧的人的鼻子为什么和别的纬度的不一样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生活的人相比他们 2020-06-07 …
1.为什么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后不能回到出发点?如果北极只有一个南方南极只有一 2020-06-08 …
宇宙空间有上下之分吗?就是说,站在整个宇宙的高度来看,宇宙空间有没有上下的方向之分?举个例子,我们 2020-06-11 …
仿写以下句子“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2020-06-21 …
名著阅读。(4分)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请仿照写法,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就其中 2020-06-25 …
请从西游记中仿写骆驼祥子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色车在胡同中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