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

题目详情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呜呼!

——严复《法意》

材料四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2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5分)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3分)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备尝艰辛”还要坚持革命的原因。(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理由: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2分)

(2)观点:君主制度导致社会动乱、矛盾激化。(或反对君主专制)(1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1分)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思想上,儒学的新发展(或理学、心学走向极端)。(1分)

(3)现象:维新变法中改革派压制不同政见。(1分)

根源:专制主义根深蒂固;国人对言论自由缺乏深入认识。(2分)

(4)原因:推翻专制,实现民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孙中山先生是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家。(1分)

(5)特点: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2分)

看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  2020-06-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2分)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  2020-06-16 …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主辱,臣死有余僇B、拔剑切而啗之C、卒以吾郡之发愤一下列句子不含  2020-07-13 …

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距关,毋内诸侯设九宾于廷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主辱,  2020-07-28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  2020-11-08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  2020-12-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族耻辱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  2020-12-21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共8分)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  2020-12-3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