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

题目详情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呜呼!

——严复《法意》

材料四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2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5分)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3分)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备尝艰辛”还要坚持革命的原因。(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理由: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2分)

(2)观点:君主制度导致社会动乱、矛盾激化。(或反对君主专制)(1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1分)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思想上,儒学的新发展(或理学、心学走向极端)。(1分)

(3)现象:维新变法中改革派压制不同政见。(1分)

根源:专制主义根深蒂固;国人对言论自由缺乏深入认识。(2分)

(4)原因:推翻专制,实现民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孙中山先生是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家。(1分)

(5)特点: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2分)

看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边四则材料,解答后边的题目。①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晚年为了完成文学巨著《人间喜剧》小说集,濒临死  2020-05-13 …

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操的妙法,倾听是修样品德的良方……听师长的  2020-05-17 …

写作表达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操的妙法,倾听是修样品德的良方……  2020-05-17 …

请写一篇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不限文体,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开一  2020-07-10 …

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操的妙法,倾听是修样品德的良方…听师长的教  2020-07-23 …

《尚书》曰:“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下言论与材料思想明显不同的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一个哲学家说,一个人应该学会善于聆听,学会聆听他人,聆听自  2020-07-28 …

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  2020-11-20 …

关于维特根斯坦作为学生时的作文根据以上材料,发挥想象,生动描写维特根斯坦作为学生时听课的神态,动作材  2020-11-28 …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医生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