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还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康熙十七年( 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顺治十六年探花,时任掌院学士和礼部侍郎)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暇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暇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8分)
(2)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分析评价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7分)
(1)变化:由武装反抗、著书批评;到不仕清廷;再到托病力辞,派子替之;最后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8分)
(2)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逐渐认可。((4分,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与他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但只是限制而不废除君主制的思想主张并不矛盾。(3分,意思接近即可)
下列各项中与怀特森先生的教育指导思想一致发的有哪些A尽信书不如无书.B绝对信从教师的学生不是好学下 2020-06-27 …
下列常用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湎怀先烈面面俱到虚无缥缈B.死不冥目宣泄情感渲染铺垫C.多向 2020-07-01 …
“书怀”是什么意思?杜甫的《旅夜书怀》当中的书怀是什么意思?那一联是在“书怀”? 2020-07-10 …
中宣部宣教局主持编写的《重读抗战家书》于2015年12月出版。收录的抗战英烈家书,既有写给妻子儿女的 2020-11-05 …
下列常用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必恭必敬精神不振粗制烂造B.煽动暴乱气度不凡疏竣运河C.缅怀先 2020-11-10 …
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过程中,同学们抄录了下面几则革命英烈的家书,准备将其刊登在班级板报 2020-11-13 …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 2020-11-26 …
近几年来,我市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展的轰轰烈烈,其中“书香大庆”的提倡受到了全市人民的赞许。(1)请 2020-12-04 …
对《旅夜书怀》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旅夜书怀”中“旅夜”的意思是旅居在外的夜晚,“ 2020-12-11 …
古代诗文填空。顾炎武的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陆游在《病起书怀》中也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