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元璋)谕中节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令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其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谕中节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令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其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
材料二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以后……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盖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应举之文矣。
——《日知录•试文格式》
材料三 是年( 1610 年)侍即王图主庚戌会试,(汤)宾尹以庶子(身份)为分校官,单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议,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弃,淘汰),宾尹越房(越房,超越职权、到其他评卷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录敬为第一……
——《明通史》卷七十四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设科举”的目的( 2 分)和“暂罢科举”的理由( 2 分)。
( 2 )材料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 分)
( 3 )从材料二、三句可以看出明朝后期的科举与明初的科举有何不同?( 4 分)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4 分)
( 1 )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朝政权。( 2 分)理由: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 分)
( 2 )原因: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2 分)
( 3 )不同:明初注重选拔有能力的人才;后来,八股取士和科场舞弊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4 分)主要原因:八股取士成为文化专制的手段;科举成为士人进入仕途的惟一途径;统治集团内部腐败,致使舞弊成风。(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 4 )原因:朱元璋虽然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病,但他只看到表面现象不能揭示本质;朱元璋能利用皇帝的权力暂停科举,而不能使之恢复生命力;明朝处在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科举制度作为维持封建社会的重要手段必然走向衰落。( 6 分,言之成理并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解析:
( 1 )理解归纳材料一中的关键句“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不能措诸行事者其重”,简要分析明太祖恢复科举的目的及暂废科举的理由。
( 2 )材料二主要说明了明朝以来八股取士的弊端。
( 3 )从能力角度比较明初科举与后来八股取士的区别;从八股取士的实质及消极影响角度简析其主要原因。
( 4 )主要从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总体特征及科举制度的演变趋势角度简析原因。
英语翻译是一篇文言文原文是——兖州旧多劫盗,李崇令每村起一楼,置鼓于上.盗发之处,双槌乱击.诸村闻 2020-06-20 …
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生前曾亲书两份传位谕旨,一份“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 2020-06-21 …
小明今年6岁,他爷爷今年72岁,问多少年之后小明年龄是他爷爷的四分之一倍?设x年后小明的年龄是.. 2020-07-17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两种设置.相比之下第二种设置的优点第一种设置:就是一般常见的设置.第二种设置:撤 2020-11-24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 2020-12-02 …
英语翻译在我做这个正方形设计之前,我从网上搜索了一些设计元素的资料,我发现大部分设计元素都是运用一些 2020-12-05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 2020-12-18 …
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都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 2020-12-21 …
唐宋元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 2021-01-16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到晋国的司马炎灭了吴国,俘虏了吴王孙皓。在接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