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阅读下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史记》中记载,“汉承秦制, 有所损益”。《宋史》中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汉”对“秦”制以及“宋”对“唐”制的继承与发展情况。(6分)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汉高祖建汉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什么教训?(2分)请你结合具体史实对材料中所体现的汉代政治制度进行评价。(5分)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3)请回答:
明太祖朱元璋从秦朝灭亡中吸取了什么教训?(2分)你同意材料中明太祖的看法吗?请进行简要分析。(5分)
(1)汉朝:继承——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发展——郡国并行制、(汉武帝)中朝制度。(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宋朝:继承——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发展——设“二府三司制”,建禁军,派文臣做知州管行政,转运使管财政,设通判监察地方官员。(3分,任答3点,每点一分)
(2)汉高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因此刘邦建汉后恢复了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评价:分封制的恢复,在建汉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汉初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势力的发展,出现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发生了“七国之乱”。(4分)
(3)明太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设立宰相。(2分)朱元璋的看法不合理(2分)。秦朝亡于暴政,并非由于丞相的设置;汉唐盛世的出现也是因为统治者重用人才,特别是一些贤明宰相起了重要作用;小人专权乱政的现象存在,根本上并非由于丞相制度的存在。(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检验K+ 2020-05-13 …
某校一个生物活动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这 2020-05-14 …
材料一中的“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是什么含义?唐太宗以上的治国思想对他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 2020-06-11 …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了解自 2020-06-11 …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重大举措的是唐太宗说:“以史 2020-06-11 …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甲酸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以验证其含有醛基,并考察其化学性质,首先做了银镜反应.(1) 2020-07-24 …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屈辱,为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进步才能立足② 2020-11-10 …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2020-11-23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①实验1和实验2, 2020-11-29 …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了解自己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