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这种监察权包括“省察治状,黜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这种监察权包括“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刺史部就是监察区,一个刺史部包括若干郡国。--摘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开始置司隶校尉,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并扩大职权。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并领一州,权力很大,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东汉全国共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到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名为巡按御史。洪熙元年(1425)又定巡按以八月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力很大,管辖的范围也很广。洪武时,为巡察风纪和处理地方突发事件,派遣亲信、重臣带宪衔出巡,谓之巡抚。永乐以后,由临时差遣向专设过渡,成为固定官职,并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其以监察为主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宣德十年(1435)罢交阯道,始定为十三道(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设),置按察司,设按察使分别掌管地方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违枉者,御史、按察司纠劾。十三道监察御史不仅监察地方,而且还协管两京、两直隶各行政机构,稽察在京大小衙门的各类档案文件,监控范围涉及一切政务。外官(即地方官)三年一次进京朝觐,由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综合考察其为政功过,以定黜陟。--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明两代监察制度有何相似之处?
(2)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明两代为例,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这种监察权包括“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刺史部就是监察区,一个刺史部包括若干郡国。--摘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开始置司隶校尉,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并扩大职权。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并领一州,权力很大,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东汉全国共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到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名为巡按御史。洪熙元年(1425)又定巡按以八月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力很大,管辖的范围也很广。洪武时,为巡察风纪和处理地方突发事件,派遣亲信、重臣带宪衔出巡,谓之巡抚。永乐以后,由临时差遣向专设过渡,成为固定官职,并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其以监察为主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宣德十年(1435)罢交阯道,始定为十三道(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设),置按察司,设按察使分别掌管地方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违枉者,御史、按察司纠劾。十三道监察御史不仅监察地方,而且还协管两京、两直隶各行政机构,稽察在京大小衙门的各类档案文件,监控范围涉及一切政务。外官(即地方官)三年一次进京朝觐,由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综合考察其为政功过,以定黜陟。--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明两代监察制度有何相似之处?
(2)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明两代为例,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相似之处,对比材料一、二与材料三可知,相似之处是中央派官员分区监察;弹劾违法官员;地方监察与中央巡察并行;监察对象包括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泛;监察权与地方军政权力分离;监察官员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皇帝掌控决定权.
(2)本小问的作用,结合汉明两代的监察制度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说明,即维护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在专制体制下不能真正起到监察作用.
故答案为:
(1)相似:中央派官员分区监察;弹劾违法官员;地方监察与中央巡察并行;监察对象包括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泛;监察权与地方军政权力分离;监察官员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皇帝掌控决定权.
(2)评价:维护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在专制体制下不能真正起到监察作用.
(2)本小问的作用,结合汉明两代的监察制度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说明,即维护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在专制体制下不能真正起到监察作用.
故答案为:
(1)相似:中央派官员分区监察;弹劾违法官员;地方监察与中央巡察并行;监察对象包括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泛;监察权与地方军政权力分离;监察官员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皇帝掌控决定权.
(2)评价:维护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在专制体制下不能真正起到监察作用.
看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快递实名制于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寄送快递,必须出示身份证并且进行相关登记。实名制有助于大 2020-06-15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责、权、利分别指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的意义中有一点:把农民的责、权、 2020-06-17 …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 2020-06-17 …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规定:“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 2020-07-13 …
从10世纪初到11世纪中期,中国大地先后出现了三个并立的政权,请你为这三个政权制作一份表格。内容包 2020-07-28 …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 2020-11-07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2016年1 2020-11-11 …
著作权包括和两部分。A.人身权财产权B.人身权名誉权C.名誉权财产权D.人身权姓名权 2020-12-18 …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规定:“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 2020-12-19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0月30日,正式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