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题目详情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2:“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3: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2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材料3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王阳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主要 相同之处?(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格物致知。 “穷理”。 (2)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唯心主义观点。其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都承认“理”的存在,实质都是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
|
看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IQ135,算高的吗,大概几个人里面能有一个人智商是135或以上去年做了一次智商测试,记得好像是1 2020-04-25 …
苏轼的浣溪沙其一上阙描写了——.——.——.——几种事物,下阙写了行人————,表现了词人———. 2020-06-05 …
陆游情不自禁地赋词一阙,其中‘赋词一阙’中‘一阙’指的是什么? 2020-06-09 …
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这句话哪错了?词有词 2020-06-10 …
诉衷情上阙和下阙写了什么内容 2020-06-10 …
叠字联采莲人在绿杨津一阙新歌声漱玉求下联采莲人在绿杨津一阙新歌声漱玉这是一首叠字联意思是:采莲人在 2020-06-10 …
宋词南歌子上阙描写了哪些意象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下阙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0-06-10 …
有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再搓搓它。”智者说。那 2020-06-21 …
一直不明白的一道智力题很多人见过这道智力题吧:一人花6元买进一只小鸡,7元卖出,后来觉得不划算又8 2020-06-26 …
一天傍晚,一位智者给其两个学生各一个铜钱,要他们买样东西把黑暗的房子全部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 2020-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