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在运用比喻方面有什么异同?诸子散文大都善用比喻,使文章充满了趣味的哲理,但是,个人有个人的不同,运用比喻的方式又各不相同。

题目详情
《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在运用比喻方面有什么异同?
诸子散文大都善用比喻,使文章充满了趣味的哲理,但是,个人有个人的不同,运用比喻的方式又各不相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庄子是一位非常善于利用事物来比喻道理的高手。他的类比通俗易懂,且思想深刻,让人不由得折服不已。庄子挖苦自己、卖弄得志的语言,往往说得淋漓酣畅,让人听后感觉美妙得无以复加.、《庄子》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庄子》的比喻用得非常灵活,而且非常奇,如——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而后乃今将图南”这里有两层比喻:(1)置杯水于坳堂之上,置芥草则可以为舟,置杯则被粘住,因为水太少了,用以比喻,要想托起 大舟必须有大水(2)用托起大鹏必须先飞行九万里的高空,有九万里厚的气托起它的翅膀,然后才能翱翔到的南海。《庄子》的比喻还有一种是叙述一个寓言故事,以寓言故事作比喻,来阐释一个道理。
  “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 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 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 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也(《离娄上》),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再如,“以 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 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这种简短浅近的比喻,在《孟子》中大量运用。此外,《孟子》中也有少数就近 取譬,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离娄下》),人物毕肖, 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成功地以齐人言行譬喻官场中那般钻 营富贵利达之徒,讽刺他们的卑鄙无耻,揭露他们灵魂的丑恶。
  《荀子》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 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如《劝学》篇,几乎 都是引类譬喻重叠构成,并且譬喻的运用变化多端,或正反为喻,或并列为喻, 辞采缤纷。《荀子》还喜欢用大量排比句法,或以韵语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 调谐了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非子用比喻,总是非常强烈而深刻,甚至有些令人觉得冷酷.父子血缘亲情正是人间之至情,而为多少人所歌颂,赞叹.然而,韩非子却无情地道出了其中的现实:即使是父子亲情也是有条件的,更具体地说,即使是父子亲情也是以自为自利做为彼此考量的基础的.於是,当人为婴儿而为父母所疏忽,成长过程生活清简,长大成人之后,对父母自然也就供养甚薄,而父母也因此对子女颇有微辞.这正是人间现实面的写照.韩非子一再地提醒我们要面对现实.重视现实,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是活在现实裏的人啊!试想,如果父子亲情尚且自为如此,那麼,与其他没有血缘亲情的人相处,自然更是彼此自为了.於是,在我们行事待人之时,只要是利於他人,则即使远方的陌生人也能相处甚欢;反之,如果是以危害利益为主,那麼就算是父子也会反目成仇了.真的,如果要让别人支持你,请先想想理由吧!想想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什麼要为你如此 想想一个不一定具有助人之心的陌生人为什麼要为你如此 明白了这点,那麼要人能与你和谐相处,甚至为你赴汤蹈火,其实也就不是什麼大新闻了.韩非子,是一个极为入世的政治家,他的譬喻是为了说明他的明确的为君王服务的道理。
看了 《庄子》、《孟子》、《荀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庄子的哲学问题?在看庄子的哲学经常看到庄子形容孔子是世界上最大的伪君子,但是看到一篇他说:他要求人  2020-05-21 …

翻译一篇文言文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  2020-06-15 …

《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2020-06-18 …

人教六年级上《伯牙绝弦》的解释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  2020-06-25 …

英语翻译吕好问,字舜徒,侍讲希哲子也.以荫补官.崇宁初,治党事,好问以元佑子弟坐废.两监东岳庙,司  2020-06-28 …

“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的意思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  2020-06-3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2020-07-28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同学都在运用哲理的眼光分析和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哲理和生活的关系是:  2020-11-25 …

“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的意思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  2020-12-30 …

英语翻译文段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