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5分)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文言文阅读(25分)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一年,倭大举犯福建。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而刘显亦屡破贼。闽宿寇几尽。于是继光至福州饮至①,勒石平远台。
及继光还浙后,新倭至者日益众,围兴化城匝月。会显遣卒八人赍书城中,衣刺“天兵”二字。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走免,通判奚世亮摄府事,遇害,焚掠一空。留两月,破平海卫,据之。初,兴化告急,时帝已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继光副之。及城陷,刘显军少,壁城下不敢击。大猷亦不欲攻,需大军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帝为告谢郊庙,大行叙赉。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及是进都督同知,世荫千户,遂代大猷为总兵官。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节选自《明史·戚继光列传》)
【注】饮至:指出征奏 凯,至宗庙祭祀宴饮庆功之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旋:不久
B.久不克,坐免官 坐:因为
C.壁城下不敢击 壁:扎下营寨
D.大行叙赉 赉: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道阻不罪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B.还被掠者三千人 村中少年好事者三千人
C. 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蟹六跪而二螯
D.时帝已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 王使屈平为令
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4.请根据第I卷的文言文,简要概括戚继光作为军事将领的特点。
1.
分 析:
赉:赏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A.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B前一个“者”……的人,后一个“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C:前一个“而”,表承接,后一个“而”表并列;D:前一个“为”担任的意思,后一个“为”制作的意思。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
分 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第一个“衣”是动词,穿;“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延”,迎接。(2)句中“严”,严格、严肃;“信”,讲信用;“用命”,听从命令。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
分 析:
本题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从第3自然段“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可总结出“革新军事”;从4-5自然段可总结出“战功显赫”;从第6自然段“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可总结出“治军有方,有将才”;从第6自然段“而果毅过之”可总结出“果敢勇毅”。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戚继光,字元敬。(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任浙江都司佥事,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官军不敢攻打它,双方对峙了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东南两面互相支援。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倭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抵达福清,遇到倭寇从东营澳登陆,击杀倭寇二百多人。而刘显也屡次攻破倭寇,滞留福建多年的倭寇几乎消灭干净,于是戚继光到福州祭祀宴饮,在平远台刻石纪功。等戚继光回到浙江后,新来的倭寇日益增多,并围困兴化城达一月之久。正碰上刘显派士卒八人携带文书入城,士卒衣服上刺有“天兵”二字。倭寇杀死这八名官兵,穿上他们的衣服,欺骗守将入城,夜晚破门迎接倭寇。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逃走,通判奚世亭代理政事,被倭寇杀害,兴化城被焚烧抢劫一空。倭寇在此滞留两月,又攻破平海卫,并以此为据点。开始,兴化告急时,皇帝已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总兵。兴化城失陷后,刘显士卒较少,守在城下而不敢攻击。俞大猷也不想进攻,想调兵合围困住敌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戚继光率浙江兵赶到。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为中锋,刘显居左,俞大猷居右,合力攻击倭寇于平海。戚继光率先突破,左右军相继跟上,杀死倭寇二千二百人,放还被掠夺的百姓三千人。谭纶向朝廷报功,戚继光功居榜首,刘显、俞大猷次之。嘉靖帝为此在郊庙行告谢之礼,大张旗鼓地给功臣颁奖。戚继光先因平定横屿倭寇之功,升为署理都督佥事,至此又升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庇千户之职,于是取代俞大猷为总兵官。戚继光统兵号令严肃,赏罚分明,言之有信,士卒莫不为其冲锋陷阵,他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虽不及俞大猷,但果敢刚毅超过俞大猷。大猷是老将,持重稳健,戚继光则如飙风闪电迅捷威猛,多次摧毁强倭,其名气更在俞大猷之上。
有人评价《望岳》这首诗中的“‘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2020-04-06 …
数字趣题,有一女生叫ARON.L.NORA,这个名字奇怪的地方是无论正读和反读都一样,更加奇怪的是 2020-06-03 …
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骐骐×骥骥=奇奇迹迹”,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汉 2020-06-19 …
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梅[宋]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 2020-06-21 …
《大唐中兴颂》是元结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篇颂文。碑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文奇、字奇、石奇,后世称 2020-07-0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梅宋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 2020-07-05 …
陕北海拔多少?在陕西省榆林市,有一个小县,它的名字叫靖边,请问它的海拔多少?是中原地区还是高原? 2020-07-11 …
倭角瓶的“倭”字怎么读 2020-07-12 …
"扉"字的读音是什么?请注明声调!"倭"字的也清注上 2020-07-13 …
根据课文《列子》:1.通假字(1)靖一反焉(“”通“”,) 2020-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