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郭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郭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 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 。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其变,及入见,帝慰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轿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田承嗣傲慢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 子仪颐使进退,若部曲然 。幕府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时多        虞:诈

B.遭幸臣…… 毁    短:陷害

C.而朝恩使人 其父墓  发:发现

D.麾下 宿 将数十     宿:过去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为”相同,“然”和“而”不同

B.两个“为”不同,“然”和“而”不同

C.两个“为”不同,“然”和“而”相同

D.两个“为”相同,“然”和“而”相同

3.对下列句中的代词称代内容的说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 变   “其”称代郭子仪

B.及入见,帝慰 之          “之”称代郭子仪

C.承嗣西望拜,指 膝谓使者曰   “其”称代郭子仪派去的使者

D.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 之   “之”称代李光弼

4.能够表现郭子仪“宽厚得人”的正确的一组是

①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

②后皆为将相显官

③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

④子仪封币道其境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郭子仪曾遭到鱼朝恩等人的诋毁,但他仍宽大为怀,甚至对鱼朝恩本人也是这样。

B.田承嗣为郭子仪弯膝下拜的原因,就是因为郭子仪“待上诚,御下恕”,为人宽厚得人心。

C.李灵耀占据汴州作乱,而没有劫获郭子仪的“封币”,在于他认识到郭子仪幕府人多,将相显贵。

D.郭子仪,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不怕小人谗言与离间,“待上诚,御下恕”,深得人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B;C;C;D;C
解析:
1.B;2.C;3.C;4.D;5.C
提示:
  1.
提示:
A项意为“忧患”;C项意为“发掘”;D项意为“老”。   2.
提示:
①句“为”意为“替”,②句“为”意为“是”;③④句中的“而”、“然”表示转折。   3.
提示:
“其”应指代承嗣。   4.
提示:
①表现其宽厚;③表现其“得人”;②④无此义。   5.
提示:
李灵耀之所以没劫郭子仪的“封币”,原因应是基于郭子仪宽厚得人心。
看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儒家思想在战国受到冷落,秦朝遭到封杀,自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表明:①社会存  2020-05-16 …

东晋和南北朝东晋是变成了南朝,南朝和北朝同时存在,南朝在南方,北朝在北方,那东晋是在南方么?还是说  2020-05-17 …

材料一: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  2020-06-11 …

历史上有没有夏朝?我国历史上的夏朝遭到很多人质疑,这个朝代的身上有太多的飘渺~  2020-07-28 …

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该表反映了()时间区域东汉后期唐  2020-07-28 …

我国北方频繁遭受什么天气的危害填空:中亚地区的沙漠化在不断扩张加剧,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频繁遭受()的危  2020-11-20 …

几年来,朝鲜核问题又成为全球一大焦点,中方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历来主张并积极致  2020-11-30 …

5.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B.  2020-12-19 …

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又成为全球一大焦点,中方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历来主张并积极致  2021-01-13 …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