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0分)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①司马迁是我们陕西乡党,他的墓祠在东府的韩城市。去司马祠看看的愿望是早就有了
阅读下文,完成第 6 ―― 10 题( 10 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①司马迁是我们陕西乡党,他的墓祠在东府的韩城市。去司马祠看看的愿望是早就有了的,成行却在九八年五月中旬的一天。省文联组织一批作家艺术家赴韩城发电厂采风,归途中我们登上了芝川南原。西枕梁山,东望晋土,石桥贯通,松柏掩映,悬崖峭壁上的太史公祠墓真可谓雄奇壮观。眼下芝水环绕而去,是一抹淡淡的银白;阡陌间田畴连片,已是绿意盎然。举目远眺,黄河连天,苍茫无尽。我们踩着一块块白净的大石朝上走,过“高山仰止”牌坊,进“史笔昭世”门楼,然后是著名的“九十九级台阶”。上一级台阶,我的崇高感就增加一层,我明白,这是我走近一个令我从骨头里敬仰的人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特别的,不常有的,因为很可惜呀,在地球东方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能使我从骨头里敬仰的人,毕竟太稀少了。
②匾额和对联很多,还有不少题刻着诗词的碑石。尤其醒目的是“文史祖宗”一额和“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联,以及郭氏沫若“龙门有奇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古,文章百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的题诗。太史公的塑像就安坐在这些匾额、对联和题词的后面。老人家束高发,着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受过宫刑的人胡须会随之脱光的,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永远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河岳的男子汉!
③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建在三十里外北原上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滞留北方,正是司马迁罹祸的缘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 抱负 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咪咪的,公卿王侯们也都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受降。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④“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刘彻的妻弟,没有战绩却想捞取功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大概就持这样的看法。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刘彻将玉案一拍:下狱治罪!
⑤是啊,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
⑥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是抱有幻想的。接续父职,做了太史令后,司马迁是异常勤奋的,他起早睡晚,全力做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下狱后,家中贫困,所有的财产加起来不足以赎身,平时交的朋友也难以救助,“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指望皇帝宽宥吗?看样子是连门都没有的。皇上是借机会致我于死地啊!司马迁终于明白了,明白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对正直的文人而言,这个转变太宝贵了,尽管付出了血泪穿石的代价。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这是社会良心和专制皇权的对立,是柔弱却有无限生机,和强横却注定要消亡的对立。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⑦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6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 2 分)
7 、文章第①段的写景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分条陈述。( 2 分)
答 :作用( 1 ):
作用( 2 ):
8 、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 2 分)
答 :
9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旨在表现司马迁的精神风貌。
B .对给予司马迁深重苦难的社会以及这社会长期以来所沿袭的人文精神的批判,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C .“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6 .( 2 分)纪传,无韵之离骚。(与原句有文字上的出入不给分)
7 .( 2 分)( 1 )烘托了司马迁崇高而傲岸的形象;( 2 )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崇敬之情;( 3 )奠定了全文敬仰的感情基调;( 4 )用山河的秀丽与生机衬托了司马迁的悲剧命运。(答出其中 2 点即可得满分)
8 .( 2 分)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知的人,( 1 分)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灾祸就是必然的。( 1 分)
9 .( 2 分) B (还有“对司马迁的礼赞与讴歌”)
10 .( 2 分)指的是与专制皇权对立( 1 分)的有抱负、有肝胆的独立人格( 1 分)。
生物书的一句话无法理解人体内的钙约有百分之九十九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这句话是不是骨盐就是钙盐? 2020-06-23 …
请问骨骼包括关节吗?就是说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这肯定错吧那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呢 2020-06-23 …
读《谈尊严》,回答问题。谈尊严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是的, 2020-07-13 …
如图是骨、关节、肌肉结构示意图,A、B代表骨骼肌.请据图回答问题:(1)骨骼肌由[1]和[2]两部分 2020-11-25 …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A.骨骼肌B.肌腱C.关 2020-11-25 …
阅读何蓉瑜的《谈尊严》一文,完成小题。(10分)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 2020-11-27 …
阅读《谈尊严》完成小题。(16分)谈尊严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 2020-11-27 …
今天,妈妈煮了排骨汤,我吃完饭就想把剩下的骨头汤喂给狗,于是,我就带着肉骨头去“巴结”狗。狗看见我 2020-12-07 …
骨骼肌纤维就是骨骼肌细胞吗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不是就是说肌节是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 2020-12-21 …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做,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系统传来的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