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甲文: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大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
|
|
解析:
(1) C项的“诛”,一般理解为“诛杀”,但根据文意,这里应解释为“惩罚”。 (2) A项的两个词意义相同,“拿”;B项的两个词意义不相同,第一个为“况且”,表递进,第二个为“尚且,还”;C项的两个词意义相同,“就”;D项的两个词意义相同,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 A项与甲文第一、二句话是一致的,没有错误。B项,“他不死是为了侍奉双亲”属主观猜测,原文中没有根据。李陵非常孝顺,这是事实,但这不是他不死的理由,司马迁提这个话题只是强调李陵有“国士的风度”。实际上,李陵不死,是因为寡不敌众,情非得已。故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C项,甲文最后一句话可以参考,可知是正确的。D项,乙文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
解析:
D项的分析“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是错误的,因为原文是这样说的:“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嬖其短,诚可痛也!”可见,司马迁痛的是李陵举事一不幸,就遭到一些大臣的恶意诬陷。 参考译文: 甲文:李陵战败的地方离边塞一百多里,边塞的人们听到了这件事,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皇上非常生气。皇上就这件事问司马迁,司马迁为他说好话:“李陵侍奉亲人非常孝顺,与士卒相处很讲信义,常常想着奋不顾身为国家之急难而殉身。这些都是平素所积累起来的,有国士的风度。现在起兵刚不幸,那些全身保自己妻子的大臣们随后就对他构陷,诬害他的错误,实在是痛心!况且李陵率领兵不足五千,深入敌军腹地,遏阻数万军兵,敌人来不及照顾自己一方的伤亡将士,就召集部弓手一同围困李陵。李陵转战千里,箭射光了,路走到尽头,士兵们张开空弓,面对着白刃,向北争先同敌人拼,竭尽人的死力,即使古代的名将也没有超过他的。他虽然陷入敌阵而战败,但是他所取得的战功也是足以显于天下的。他如果不死的话,一定还会想办法报答汉朝的。” 乙文:有人说武帝不曾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就随便相信流言,一下子就对李陵处以重罚,难道不是对不住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吗?回答说:假使李陵不苟且求生,在兵尽援绝之时英勇牺牲,就必然奖赏延及后代,不会刑罚累及亲人;战功当时谁也不能比拟,悲壮的节操就为后代楷模。忠、孝、智、勇四方面都树立了榜样,虽死也将永垂不朽,又有什么流言蜚语能中伤的呢?唉!我听古人说过:“人人都有一死,但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假如死的价值比活着的意义大,死,就比泰山还重;假如守义活着价值比死大,死,就比鸿毛还轻。所以,不符合义的要求,君子决不轻生;处于非死不可的时候,君子决不惜死。可惜呀!李陵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如何在上方谷大败司马懿?后来,诸葛亮是如何刺激司马懿的?司马 2020-06-09 …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 2020-06-20 …
英语翻译梅执礼,字和胜,婺州浦江人.第进士,调常山尉未赴,以荐为敕令删定官、武学博士.大司成强渊明 2020-06-29 …
海尔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公司文化建设,始终坚持“顾客至上”、“尊重员工”、“追求卓越”等公司文化。有人 2020-07-02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文:(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 2020-07-16 …
2011年10月14日,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 2020-12-14 …
想请教一个典故小时候听说一个故事,说古时候,一个小孩子在树上玩,远处战场上的勇士败下来,在树下休息, 2020-12-22 …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 2020-12-27 …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如何在上方谷大败司马懿?后来,诸葛亮是如何刺激司马懿的?司马懿 2020-12-29 …
在17-18世纪的法国,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针对天主教教会的黑暗统治,提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