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写《指之不若人则知恶之》读后感的素材?我们老师要我们写一篇,《指之不若人则知恶之》的读后感,提示我们要在文中先写一段叙述,再写两个正例,一个反例,正例我想写“霍去病的匈奴未灭,

题目详情
写《指之不若人则知恶之》读后感的素材?
我们老师要我们写一篇,《指之不若人则知恶之》的读后感,提示我们要在文中先写一段叙述,再写两个正例,一个反例,正例我想写“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反例我想写“卫懿公爱鹤亡国”的故事,不知是否跑题?
还有没有更好的素材?孟子《指之不若人则知恶之》意思是说
手指不如别人就讨厌它,思想、品德、学历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说不懂得事情的实质,不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能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之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孟子说:“现在有个无名之指,弯曲不能伸直,并不是病痛害事.如果有人能把它治好了,那么就不怕秦楚之路遥远而去治疗,这是因为手指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倒是知道厌恶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它,这叫不懂轻重.”
  这段文字,孟子以“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为例,批评有些人分辨不清事情的大小,重要和不重要,并把这种人叫做“不知类”、“不知轻重”一族.
  凡人世间所有的事物,具有大小之分,多少之别,深浅之分,宽窄之别,高低之分,黑白之别,善恶之分,美丑之别,轻重之分,缓急之别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无论做事还是修身,都应该“知类”,也就是善于识别事物的大小、多少、深浅、宽窄,高低、黑白、轻重、缓急、善恶、美丑、荣辱等等,只有“知类”后,才能够按着类别确定:取什么,舍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早做什么,晚做什么,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崇尚什么,抑制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诚若做到孟子文中提到的“知类”,那么,一个凡人就可以做一到提高为人的品德修养和做事的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效益、准确率、正确率,成功率.而不至于事无巨细,胡子眉毛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也不至于弃正路走邪路,不做好事,做坏事,不当好人,当坏人,因而贻误个人前途,危害事业发展.
  由此可见,做为人,生活在尘世上,如何“知类”非常重要,“知类”是每一个人遨游人生的指南针.
看了 写《指之不若人则知恶之》读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06年10月1日,是共和国57周年纪念日,57年来,百姓生活发生十大变化:(收入,住,行,穿,  2020-06-25 …

阅读下列材料:人们对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即使在以尊重真理为最高准则的科学界  2020-11-13 …

阅读下列材料:人们对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即使在以尊重真理为最高准则的科学界  2020-11-13 …

阅读材料:“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义和团歌谣请回答:1.  2020-11-21 …

请你参考示例,为下面材料中的候选人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3分)示例:材料:郑定祥在  2020-11-23 …

请根据下表中给出的示例,列举2个利用物质的某种物理特性为人类生活或生产服务的事例,填写在表格中.(不  2020-11-23 …

喜欢做语文题的进我需要一个例子因为接下来都是这种题目从下列材料中确立一个话题进行立意,运用材料阐述成  2020-11-23 …

2017年1月6日,国家网信办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要求公共上网场所应当安装未成年  2020-11-2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1)上述材料是对那一作品的评价?此作品写作  2020-11-28 …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一)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