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

题目详情
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
    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却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1)这里对李广射虎的描写,你认为谁写得更好,为什么?
(2)李广两次射石,结果大不相同,这一现象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语言意境的不同.可以从语言的丰富性来分析,因为《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描写更细致,更能打动人,可逐句去分析,说明每一句的含义.再和王若虚段相对比,答案很容易得出.
(2)考查学生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注意先表明观点,然后阐释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史记》段更好(1分).从表面上看,王若虚似乎改得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的思想和情感(1分).举例说明(1分),如:“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没有危险感,潜能就不能全部暴发);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共3分)若认为王若虚段更好,能言之有理,可以最多给(2分)(判断(1分),阐述1分).
(2)人是有潜能的,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潜能(1分),激发潜能(2分),共3分)
看了 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咬文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  2020-06-20 …

下面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名况,春秋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今存  2020-07-29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5分)广州的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方面概括不超过8个字)(3分)广  2020-11-05 …

阅读下面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6分)广州的沙面  2020-11-05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  2020-11-13 …

为下面一段文字选择一句恰当的结尾()现在有许多广告水分太多.它集形容词之大全为下面一段文字选择一句恰  2020-11-26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本始①三年,是岁,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颍川俗,豪杰相朋党。郡大  2020-12-01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  2020-12-27 …

下面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名况,春秋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