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两车并行),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竟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而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
广武君策不用,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而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汦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
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B.其锋不可当
C.能竟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D.斩成安君汦水上,禽赵王歇。
2.对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3.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之”字,指代汉军的一句是
[ ]
A.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 之
B.十则围 之 ,倍则战
C.水上军开入 之
D.赵将虽斩 之 ,不能禁也
4.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①未至井泾口三十里,止 舍
②赵见我走,必 空 壁逐我
③彼 前 不得斗,退不得还
④信所出奇兵二千 骑 ,共候赵空壁逐利
5.对下面句子中“得”字、“而”字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车不 得 方轨,骑不得成列
②赵军已不胜,不能 得 信等
③今如此避而不击,后 而 大者,何以加之
④壁皆汉赤帜, 而 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A.两个“得”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意思也相同
B.两个“得”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意思不同
C.两个“得”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意思相同
D.两个“得”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意思也不同
以下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6.今如此避而不击,后而大者,何以加之
[ ]
A.现在就这样退避而不和他们作战,以后他们就会更大规模地攻打我们,我们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B.现在就这样退避而不和他们作战,如果他们以后更大规模地攻打我们,我们还能进一步地退避吗?
C.现在就这样退避而不和他们作战,以后他们就会更大规模地攻打我们,我们还能进一步地退避吗?
D.现在就这样退避而不和他们作战,如果他们以后更大规模地攻打我们,我们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以下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7.信乃解其缚,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
[ ]
A.韩信于是放开了广武君,让他坐在西边,而自己在广武君的对面,以对待老师的礼节事奉他。
B.韩信于是放开了广武君,自己坐在东边,让广武君在对面,以老师的身份对待他。
C.韩信于是放开了广武君,自己坐在东边,让广武君在对面,以对待老师的礼节事奉他。
D.韩信于是放开了广武君,让他坐在西边,而自己在广武君的对面,以老师的身份对待他。
8.下面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韩信与赵王作战时,先设奇兵埋伏在赵军营附近,然后韩信佯装失败,诱使赵军倾营而出,这时伏兵冲入赵军军营,把赵旗换成汉旗,韩信大获全胜。
B.战前广武君向成安君分析了双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主动请缨,断绝韩信的粮道,而这种作法正是韩信所担心的。但成安君拒绝了广武君的意见。
C.成安君是个迂腐的读书人,他拒绝广武君的意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认为打仗不能使用诈谋奇计,二是错误估计了对手,三是担心在诸侯面前显示赵国怯懦而招致后患。
D.韩信、张耳均为汉王属下,红旗是汉军的标志。成安君、广武君均为赵王属下。战斗的结果:成安君被杀,赵王、广武君被俘。
解析:
|
| 1.B(详通佯;罢通疲;禽通擒) 2.B(宿:经常) 3.C 4.C(两处都是名词动用) 5.D(第三句中的“而”意思是如果) 6.D 7.A 8.B |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2020-06-16 …
文言文阅读。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穆公夫 2020-06-16 …
五羖大夫百里奚求翻译。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 2020-06-16 …
司马牛犹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司马牛犹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 2020-06-18 …
我国成语中把帮助坏人作恶叫做“助纣为虐”,其中“纣”是()A.夏朝国君B.商朝国君C.周朝国君D. 2020-06-29 …
52人外出郊游,一共用了7辆车,每辆面包车做12人,每辆夏利车做4人,全部做满.面包车与夏利车各几 2020-06-30 …
交警在检查酒驾时,只要闻到司机驾驶的车内有酒精气味,就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 2020-07-11 …
中国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用王来称呼君主的?如果是周的话,那么夏商的君主怎么称呼? 2020-07-22 …
我国成语中把帮助坏人作恶叫做“助纣为虐”,其中“纣”是()A.夏朝国君B.商朝国君C.周朝国君D. 2020-07-28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与例句中的“为”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A.会其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