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固定在公历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举行的扫墓、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端午节,又称
材料一: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固定在公历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举行的扫墓、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盂兰节、蒲节等。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划龙舟则是后来不断形成的风俗。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国务院通过并于2007年12月16日对外公布,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办法》,从明年起,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
(1)结合材料一回答,什么是传统习俗?从中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现实意义。
解析:
(1)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清明节、端午节、中秋等节日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的传统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打造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更多的公民共享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深具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中外文明不断交汇的现代社会,培养和加强本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中华文化根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进而更加优化我们自身的文明。
这是一首关于苏州五人故事的诗,读后回答问题。五人墓[清]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①冢亦孤。义声嘘侠烈 2020-06-12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 2020-06-24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 2020-06-24 …
英语翻译请帮我翻译一下内容,“夏日浓香下午茶清新的绿色,融进食物的美味,明媚的8月伴着奥运的钟声和 2020-07-0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 2020-07-10 …
这是一首关于苏州五人故事的诗,读后回答问题。五人墓[清]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①冢亦孤。义声嘘侠烈 2020-07-15 …
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词语1.黎明午夜清晨晌午黄昏上午下午2.大暑春分小寒秋分冬至夏至大寒小暑 2020-11-11 …
学生营养午餐的食物应包括瓜果蔬菜类、豆制品类、鱼肉禽蛋类这三类食物.已知瓜果蔬菜类和鱼肉类的质量比是 2020-11-14 …
学校食堂某日午餐的食谱如下:米饭、红烧鱼、炖豆腐汤,这份午餐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无机 2020-11-21 …
每年的四月四日,5日,6日是清明节(theQingMingFestival).清明节后气温升高.雨水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