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①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

题目详情
①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②在古典诗词中,秋天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③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联结着【甲】 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出【乙】 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了解秋千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既可以帮我们增加古代寒食、清明节的民俗知识,又有助于我们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1)下面这首诗印证了第①段中有关秋千的说明,请引用相关诗句对此作具体分析。
和 春 深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
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2)联系第②段,具体说说第③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认真阅读材料和古诗可知,白居易《和春深》中“春深寒食家”和“秋千细腰女”两句,可以印证第①段中所说的秋千是关涉寒食节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
(2)某几个句子不能调换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与前文或是后文的某处有对应的关系,一是有自己的内部顺序.认真阅读材料可知,【甲】照应第②段“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乙】照应第②段“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甲】【乙】两句的顺序与第②段的说明顺序一致,因此不能调换.
答案:
(1)答案示例:白居易《和春深》中“春深寒食家”和“秋千细腰女”两句,可以印证第①段中所说的秋千是关涉寒食节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     引诗句1分,印证原文1分,共2分.
(2)答案示例:【甲】照应第②段“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乙】照应第②段“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甲】【乙】两句的顺序与第②段的说明顺序一致,因此不能调换. 结合具体原文1分,说明理由1分,共2分.
看了 ①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神经系统调节B.性激素调节C.运动和营养D.神经中枢调节  2020-05-15 …

简答题。(附加题)(1)请简要说明林黛玉创作葬花词时的境遇。(2)简述《三国演义》“关云长水淹七军  2020-06-09 …

与关节牢固性和灵活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①关节周围有肌肉组织②坚韧的关节囊③关节腔内有滑液④关节面  2020-07-15 …

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性行为是以性激素为生理基础的行为,动物在完成性行为时  2020-10-30 …

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性行为是以性激素为生理基础的行为,动物在完成性行为时  2020-10-30 …

关节具有性和性.关节的结构与这种特性相适应.  2020-11-02 …

“面子消费”撑了面子多了浪费。中国人太爱面子,这是造成种种铺张浪费行为的重要原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2020-11-21 …

每到农历新年,海内外的中国人都要以吃年夜饭、贴年画和春联、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庆祝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0-12-08 …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是因为()A.它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  2021-01-13 …

开、闭音节与划分音节的矛盾以notice为例:“如果前一音节是重读开音节,则这个辅音字母t一般划归后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