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题。王安石之死冯伟林①不管王安石怎样耻以文士自名,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彪炳千秋。小时候我就熟读他的诗文,比如“墙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题。

王安石之死

冯伟林

  ①不管王安石怎样耻以文士自名,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彪炳千秋。小时候我就熟读他的诗文,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等。现在的少年人谁不是伴着这些诗句长大的呢?

  ②文以载道的传统,培养和浇灌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中国古代,很少有蜷曲于象牙之塔、不问现实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关心现实,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和抱负,因此,他们对现实往往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在对现实的批判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屈原放逐而有《离骚》,尽管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却又怀恋故国,不忍离去。王安石垂垂老矣,也没有安于投闲置散的生活。他波澜壮阔的诗章,愤激、悲凉的调子也时时可以听到,而且往往更为激越和撼人心弦。

  ③文学家的激情和浪漫,丰富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的内涵。

  ④寻找王安石生命的意义,我想起了黑格尔写在《历史哲学》导言中的一段话:“他们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人物,正因为他们主持和完成了某种伟大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幻想、一种单纯的意向,而是对症下药适应了时代需要的东西。”

  ⑤王安石独具慧眼,按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说法,他可以把中国历史一口气提前一千年。因为变革是对以往体制或法律的部分否定。最初是少数敏感的发现者觉察到了原有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努力,更多人有了变革要求,这种要求不只是给朝廷方面造成必要的压力促其革新,也提示朝廷要顺应多数人的要求来进行改革。王安石的变革思想,以及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所有的改革家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⑥这是王安石生命的真谛。可是,这颗伟大的灵魂从来就是孤独的。众浊独清,众醉独醒,几乎没有人理解他。中国历史上几次改革,哪次不是阻力重重,哪次不是遭到激烈的反对?王安石后来甚至把窝住的半山园改作僧寺,并由宋神宗命名为“报宁禅寺”,那里有豪奢的安静与孤绝,生一盆火,烤几枚干果,燃一屋松脂的清香。这里,可是他生命最后的港湾?

  ⑦超越是一种孤独。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改革家,往往有一颗痛苦的灵魂。他们是孤独的,可他们的愤怒、他们的超脱、他们的忧愁、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沦丧和沉重、他们的奉献和牺牲,使中国的改革有了它的独特价值,具有永恒性。

  ⑧王安石在迷茫、凄凉中死去。死亡应该是另一种生存的延续。

(选自《散文·海外版》)

1 .文章写的是王安石,为什么第二段却要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谈你对“死亡应该是另一种生存的延续”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在文中发出了“这里,可是他生命最后的港湾”的疑问。结合文章,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这里”是“他生命最后的港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为了作比较,通过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比较,强调了具有改革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王安石,更难以逃脱如古代知识分子一样的厄运,这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悲歌;二是引出下文,自然过渡到下文写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写他伟大的灵魂却是孤独的。

  2 .王安石虽然在迷茫、凄凉中死去了,可是,他的生命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那就是他为中国留下了改革的思想,留下了激情和浪漫的文字,这些构成了王安石生命的新形式,它不会再死去,它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3 .[答案示例]这不是王安石生命最后的港湾。王安石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后来郁郁中甚至把窝住的半山园改作僧寺,并由宋神宗命名为“报宁禅寺”,虽然那里有豪奢的安静与孤绝,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并没有使王安石忘记他所倡导的改革,他心有不甘,那一屋松脂的清香更增添了王安石的孤独。因此“报宁禅寺”不是他生命最后的港湾。(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也可以答“是”,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题。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