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图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和氧气吸收速率的变化数据,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1)A点以前,种子只进行(填写呼吸方式),会产生和,后者对植物体有毒害
题目详情
图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和氧气吸收速率的变化数据,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A点以前,种子只进行___(填写呼吸方式),会产生___和___,后者
对植物体有毒害作用,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此时虽然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但并未死亡,原 因可能是___.
(2)AB过程中,自由水含量___,代谢速率___,种子开始合成___ (填写植物激素)在该激素作用下,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含量上升,此激素与___的相用效果相反.
(3)以下关于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
A.C点之后氧气吸收速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是胚突破种皮
B.两条曲线围成的面积代表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
C.DE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ATP速率相等
D.无氧呼吸消失点为E点.

(1)A点以前,种子只进行___(填写呼吸方式),会产生___和___,后者
对植物体有毒害作用,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此时虽然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但并未死亡,原 因可能是___.
(2)AB过程中,自由水含量___,代谢速率___,种子开始合成___ (填写植物激素)在该激素作用下,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含量上升,此激素与___的相用效果相反.
(3)以下关于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
A.C点之后氧气吸收速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是胚突破种皮
B.两条曲线围成的面积代表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
C.DE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ATP速率相等
D.无氧呼吸消失点为E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点以前,氧气的吸收速率为0,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此时虽然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但并未死亡,原因可能是酒精浓度较低.
(2)AB段种子中的自由水含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开始合成赤霉素,在该激素作用下,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含量上升,此激素与脱落酸的作用相反.
(3)A、据图分析,C点之后氧气吸收速率明显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种子中的脂肪进行了呼吸作用消耗,增加了氧气的消耗,A错误;
B、两条曲线围成的面积代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B错误;
C、DE过程中,有氧呼吸不断增强,呼吸作用产生的ATP速率不相等,C错误;
D、两条曲线重合表示种子只有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ABC.
故答案为:
(1)无氧呼吸 二氧化碳 酒精 酒精浓度较低
(2)增加 加快 赤霉素 脱落酸
(3)ABC
(2)AB段种子中的自由水含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开始合成赤霉素,在该激素作用下,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含量上升,此激素与脱落酸的作用相反.
(3)A、据图分析,C点之后氧气吸收速率明显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种子中的脂肪进行了呼吸作用消耗,增加了氧气的消耗,A错误;
B、两条曲线围成的面积代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B错误;
C、DE过程中,有氧呼吸不断增强,呼吸作用产生的ATP速率不相等,C错误;
D、两条曲线重合表示种子只有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ABC.
故答案为:
(1)无氧呼吸 二氧化碳 酒精 酒精浓度较低
(2)增加 加快 赤霉素 脱落酸
(3)ABC
看了 图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初一的概率题,完整的写啊同时掷两个骰子,则“两点数之和等于8”的事件与“两点数之和等于9”的事件 2020-03-30 …
掷两颗骰子,求出现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等于22.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等于33.两颗骰 2020-06-13 …
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掷两次骰子,得到向上一面的两个点数,则下列事件中,发生可 2020-06-30 …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A 2020-11-03 …
以下四个事件,请将它们发生的概率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①在一小时内,步行可以走80千米.P(①)=②一 2020-11-03 …
同时掷大、小两个数点块,掷得的点数满足下面条件的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1)两个数点块的点数之差为5. 2020-11-18 …
甲乙两人各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如果所得他们向上的点数之和为偶数,则甲赢,否则乙赢,求求《1》两盒骰子 2020-11-18 …
(14分)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记下其向上的点数,试问:(1)“点数之和为6”与“点数之和为8”的 2020-11-18 …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2020-11-18 …
同时掷两颗骰子,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两颗点数都是5”的概率比“两颗点数都是6”的概率小B.“两 2020-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