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中国口号的百年回顾:年代口号内容20世纪初――20年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30年代――1949年
(12分)中国口号的百年回顾:
年 代 | 口 号 内 容 |
20世纪初――20年代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30年代――1949年 | 打土豪,分田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50年代初、中期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50年代后――60年代初 |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 |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抓革命,促生产。 |
70年代后期――80年代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90年代――21世纪初 |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国两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教兴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
21世纪初――今天 | 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百年口号”的变化所体现的哲理。(6分)
(2)通过上述“百年口号”的变化,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6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随着客观社会实际的变化和发展,每一时期的口号内容都在发生变化;(2分)这些口号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大多数的口号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极少数的口号多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过消极的阻碍作用。(2分)
(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2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每一时期的口号内容都在发生变化。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2分)每一个口号,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并指导着人们去完成相应的任务。(2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 2020-05-17 …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告温温”何解 2020-06-12 …
欲做一个底为正方形,表面积为108m^2的长方体开口容器,问长方体开口容器底边长x与容器高h各为多 2020-07-18 …
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②无控 2020-07-22 …
甲、乙两人在工作时,手指都不慎被扎伤.甲因没有及时治疗引发伤口红肿,体温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了健康. 2020-11-04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其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B.限 2020-11-05 …
图为“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回答4-5题人口合理容量( 2020-11-11 …
关于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 2020-11-11 …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 2020-12-23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