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甫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的好评。材料一:夏日早晨,云南香格里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甫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的好评。
材料一:夏日早晨,云南香格里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藏族姑娘卓玛正在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第三集《转化的味道》)
秋日的清晨,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腊肉的时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夹馍饼,大铁锅里翻腾滚动的芋头炖肉,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透明若纸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乡愁纪录片。它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引起了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材料二:它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还有食物的演变过程,包括广袤的祖国山河。它虽是美食纪录片,但充满了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12分)
分 析:
该题是材料分析题,没有给定原理范围,故需要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内容,筛选合适的文化生活知识进行分析。《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的是中华饮食文化,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美食,体现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美食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人们又享用美食,体现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同时人们也享用文化。
考点:
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因为[]A.党中央由毛泽东总负责B.会 2020-05-13 …
“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聂海胜和费俊龙在飞船上吃早餐的镜头.从镜头中看到 2020-05-13 …
幽咽泉流冰下难中的“难”与滩哪个正确?中央台的有一关是朗读,结果他们读的...幽咽泉流冰下难中的“ 2020-06-10 …
参加市里的汉字听写的比赛,该如何准备?求支招(只有一星期的准备时间)这个比赛类似于中央台的中国汉字 2020-06-13 …
下列关于骨骼肌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腹和中央的肌腱构成B.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 2020-07-07 …
读“早点铺和餐馆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如下图),回答问题:(1)早点铺的顾客来源,餐馆的顾客来源,因 2020-08-04 …
图甲是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的喀什经济特区位置图,图乙是1980年我国最早建立的深圳、珠海经济特 2020-11-12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 2020-12-01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 2020-12-05 …
王斯德《大学世界史》中说,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