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从军行-杨炯诗前2句写了什么内容
题目详情
从军行-杨炯 诗前2句写了什么内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杨炯(公元650-69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策,补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朝贬梓州词法参军.不久,出任婺州盈川县令,死在任上.他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他的边塞诗,雄浑刚健,颇有气势.《从军行》便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
在初唐时期,外族入侵频繁,战事连绵不断,边境亟需安定.当时一些有志向的书生投笔从戎,奔赴边境,保卫国家.杨炯的《从军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史实,表达了一颗忠贞的报国之心.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首联就将军情与心情和盘托出,使诗显得惊心动魄.“烽火”,指战火;“西京”,就是京城长安.战火将要烧到京城长安,形势十分危急,一个满怀报国之心的读书人,心中怎么能够平静呢?真巴不得立刻披甲上阵,投入到血与火的战争中去.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颔联,写出征和守城的情形.“牙璋”,古时代兵的一种符信,即兵符.这里指领兵出征的将帅.“凤阙”,皇宫,这里长安.参加了出征的大军离开了京城长安,这是出征的情况.“铁骑”(jì计):精壮的骑兵.“龙城”:有人说指敌城.“绕龙城”,是包围攻打敌城.我认为不对.“龙城”应该是唐朝的边陲重镇,军事要冲.王昌龄《出塞》诗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句,“龙城”指卢城,后为唐北平郡治所,“飞将”指汉朝右北平太守李广,英勇善战,威振龙城,人称“飞将军”.再说,“铁骑绕龙城”,一个“绕”字,是绕着龙城巡逻,是守城.而不用“打”龙城,或“取”龙城,所以正好说“龙城”是唐朝的边陲重镇,“绕龙城”不是攻打敌城.“铁骑绕龙城”,写出了守城的森严壁垒,突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颈联写战争场面.“雪暗”,是雪大而天暗.凋,凋落,这里暗淡的意思.大雪纷飞,天昏地暗,连战旗上的彩画也看不清楚,在凛烈的北风中夹杂着进军的鼓声.鼓声动地,呐喊震天,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殊死之战.诗人的高妙之处,是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战争场面一同描绘,烘托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尾联,以述志作结.“百夫长”,指率领一百来士兵的小官.“宁为百夫长”,既突出了“百夫长”的官职低微,又说明了英勇善战.试想,如果不是英勇善战的人,能做“百夫长”吗?“百夫长”与“一书生”,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百夫长”只是一小官而已,而“一书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耀祖光宗,前途是无可限量的.诗人运用了一个选择复句,而旗帜鲜明地选择了“百夫长”.充分地表达了强烈的书生意气和饱满的爱国激情.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这首诗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初唐时期,外族入侵频繁,战事连绵不断,边境亟需安定.当时一些有志向的书生投笔从戎,奔赴边境,保卫国家.杨炯的《从军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史实,表达了一颗忠贞的报国之心.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首联就将军情与心情和盘托出,使诗显得惊心动魄.“烽火”,指战火;“西京”,就是京城长安.战火将要烧到京城长安,形势十分危急,一个满怀报国之心的读书人,心中怎么能够平静呢?真巴不得立刻披甲上阵,投入到血与火的战争中去.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颔联,写出征和守城的情形.“牙璋”,古时代兵的一种符信,即兵符.这里指领兵出征的将帅.“凤阙”,皇宫,这里长安.参加了出征的大军离开了京城长安,这是出征的情况.“铁骑”(jì计):精壮的骑兵.“龙城”:有人说指敌城.“绕龙城”,是包围攻打敌城.我认为不对.“龙城”应该是唐朝的边陲重镇,军事要冲.王昌龄《出塞》诗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句,“龙城”指卢城,后为唐北平郡治所,“飞将”指汉朝右北平太守李广,英勇善战,威振龙城,人称“飞将军”.再说,“铁骑绕龙城”,一个“绕”字,是绕着龙城巡逻,是守城.而不用“打”龙城,或“取”龙城,所以正好说“龙城”是唐朝的边陲重镇,“绕龙城”不是攻打敌城.“铁骑绕龙城”,写出了守城的森严壁垒,突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颈联写战争场面.“雪暗”,是雪大而天暗.凋,凋落,这里暗淡的意思.大雪纷飞,天昏地暗,连战旗上的彩画也看不清楚,在凛烈的北风中夹杂着进军的鼓声.鼓声动地,呐喊震天,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殊死之战.诗人的高妙之处,是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战争场面一同描绘,烘托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尾联,以述志作结.“百夫长”,指率领一百来士兵的小官.“宁为百夫长”,既突出了“百夫长”的官职低微,又说明了英勇善战.试想,如果不是英勇善战的人,能做“百夫长”吗?“百夫长”与“一书生”,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百夫长”只是一小官而已,而“一书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耀祖光宗,前途是无可限量的.诗人运用了一个选择复句,而旗帜鲜明地选择了“百夫长”.充分地表达了强烈的书生意气和饱满的爱国激情.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这首诗仍具有现实意义.
看了 从军行-杨炯诗前2句写了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形容词修饰名词什么时候放名词前面什么时候放名词后面啊alightahead中ahead为什么要放后 2020-05-14 …
英语翻译我比以前累:Ifeelmoretiredthanbefore.那么,“我比以前更容易累”这 2020-06-02 …
炯炯有神的炯炯什么意思? 2020-06-27 …
用几句成语形容一个人,他以前很好很好,但后来就渐渐的堕落了,意思就是以前他怎么怎么样,后用几句成语 2020-06-30 …
高考英语作文如果不会写的话可以适当抄几句前边阅读理解短文改错里的内容么?算不算高考英语作文如果不会写 2020-11-21 …
速求人答,感激不尽!3.什么是“香蕉球”?为什么球的运动会变弯?4.飞机是怎么起飞的?飞机起飞前为什 2020-12-23 …
形容词修饰名词有时在名词前面、有时在名词后面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掌握这火候?就是什么时候形容词应该放名 2021-01-04 …
关于学英语的.本人今年22,以前没什么英语基础,学英语的兴趣由来已久,最近报了个培训班,有什么办能记 2021-01-05 …
喝酒前喝什么不容易醉喝酒之前吃什么不容易醉 2021-03-30 …
喝酒之前喝什么不容易醉喝啤酒之前喝什么不容易醉 2021-03-30 …
相关搜索:从军行-杨炯诗前2句写了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