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2分,毎小题3分)与孙司封书曾巩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

题目详情

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2分,毎小题3分)

与孙司封书       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

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东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选自《与孙司封书》,有删改)

1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户孔宗旦 智高必反     策:预计

B.即载其家 桂州        走:逃到

C.久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      旌:表彰

D.或隐而不言,或 而不备      忽:忽然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书告其将陈珙                 作师说 贻之

B.智高度终不可下, 杀之         今君 亡赵走燕

C.宗旦乃独不                   六国 秦皆诸侯

D.但贼至 能死不去               因人之力 敝之,不仁

1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B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C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D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高攻破邕州城后,俘获了宗旦,并想要任用宗旦,但被宗旦婉言拒绝了。

B.作者认为朝廷应该着重奖励像宗旦那样“曲突徙薪”的臣子,而不是只奖励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那些“上客”。

C.作者认为治国者应该惩恶扬善,而且还要力开言路来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

D .关于智高必反的事,宗旦不仅多次报告陈拱,对于当时在广东、广西两路的朝廷使者,宗旦也都一一告知了。但他们当时都未采纳宗旦的意见,最终造成了灾祸。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4.D

15.D

16.A

17.A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本题,应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忽,玩忽职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D连词,表转折。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或结果等。B.副词,于是,就\ 副词,竟。C.动词,给予,引申为“被赏赐”\连词,和,同,表并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文意初断句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原文不是婉拒而是怒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皇祜三年,司户孔宗旦策算到智高一定会造反,就写信向州将陈珙报告。陈珙没有听从,宗旦劝说不止。陈珙怒斥他:“司户发疯了吗?”皇祜四年,智高越过了横山寨,掠取了寨里人,凭借寨中的仓库赈济百姓。宗旦又告诫说:“事情危急了,不能不防御啊!”陈珙又不听从。宗旦对陈珙,书面告诫共有七次,口头告诫多得数不清楚。宗旦估计陈珙终究不会接受自己的意见,就把家人送去桂州避难,说:“我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去,我的亲人不必要与我一起死在这里。”他的家人走了二天后,智高果然造反,城中将士都响应他。宗旦仍然奋力守住南门,并写信向邻近州县讨救兵,想抵挡智高。城破,智高抓住了宗旦很高兴,想任用他。宗旦怒道:“反贼!你现在马上就要死了,我岂能受此污辱!”骂不住口。智高思量终究不能降服他,就杀了他。

当初,假如宗旦的话不被废弃,那么邕州的战祸就一定不会发生。发生了战祸而我方有所防备,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大事。即使只有这一点好处,原已不可不加以表彰,何况他临死时气节如此之崇高!然而他的事迹却未能大白于天下。最近见到朝廷优宠封赠对南方用兵以来尽节死难的臣子的名单,宗旦却独独不在其中。即使宗旦当初不讲一句话,仅仅贼兵到来时能宁死不离职守,本已不可不给予奖赏。因为在事先作好防备,保全城池与人民,应该是陈珙的责任,而不是宗旦的事情。现在随意地判定他与陈珙同罪,既忘记了他的忠言,又辜负了他的高节。治理天下的人,本应赏善罚恶;作为君子,则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乐于成全他人的好事。难道应当像现在这样处置吗?至于南方的战争,最终发展到了失陷十余州,军队覆没,将吏被杀,人民丧命,国家耗尽财力的地步,不是因为事发之前没有迹象,祸起突然无法应付。内外上下的官吏在战祸将起之时没有不知道的,但他们有的隐瞒不说,有的疏忽无备,苟且偷安,互相推诿,发展到了无法抵御的地步。有一个事先敢说的,又被世人欺蒙埋没,让他与罪人受同样的惩罚,对于天下大事,难道还有谁肯说呢!

听说宗旦不单单写信告诫陈珙,凡是当时在广东西路任转运使的,宗旦都一一告诫过他们。现在,他们既没有听宗旦之言,又害怕连累自己,一定不肯再说“宗旦已经告诫过我”了。对于治理天下的人来说,还必须力开言路,以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何况天下的事情,可忧虑的还很多,而当前的弊病,没有比人们不能说话和不肯说话,有的甚至不敢说话更大的了。这样看来,宗旦的事迹,怎么可以不急切地让天下人看到和听到,表彰赞扬他,来震动当世呢 !

看了 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瓶内外大气压为什么相等?我们常见不封口的纯水空瓶不被大气压扁.这好理解.把口封死后,外面大气压进不  2020-06-07 …

请问若要使用斯托克斯公式求第二类曲面积分,若曲面不是封闭的,我加上一个面使他封闭,之后直接减去我加  2020-06-10 …

五本书智力题书架上放5本书,每书厚4cm,书前后封面个0.5cm.一条虫子从第一本书的第一页咬到最  2020-06-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太后诏曰:  2020-06-27 …

一条书蛀虫从第一卷的第一页开始,吃到第五卷的最后一面,如果每本书有6厘米后,包括封面和封底(各0.  2020-06-27 …

一条书蛀虫从第一卷的第一页开始,吃到第五卷的最后一面,如果每本书有6厘米后,包括封面和封底(各0.  2020-06-27 …

汉代地方封君可收取封地租税;魏晋以后历代分封多为“虚封”,只赐爵位,不予封地。明清时期,封君只发俸  2020-07-01 …

一本数学课本放在课桌上,开始时是封面正面朝上,翻动1次后,面朝上;翻动2次后,面朝上.当这本书翻动  2020-07-20 …

英语翻译汉武赏功明白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始为校尉.以功封侯,青失两将军、亡翕侯,功不多,不益封.其  2020-07-28 …

共十册.那其中有史记三家注吗?是不是把表给略去了?我买的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史记,翻到这本书的中间,封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