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宋•《嘉祐集笺注。权书》)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宋•《栾城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结交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旧事、成例
C.而天下之诸侯之以蔽其西         藉:凭借、借助
D.佐寇之韩、魏                  当:抵挡、抵敌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不赂者赂者丧                  猥微贱,当侍东宫
B.战败亡,诚不得已               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常为深思远虑                   以其求思深而不在也
D.彼秦者将为哉                   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B.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C.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D.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4)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B.两文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C.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D.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
(5)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文:___。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文:___。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译文:___
(4)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译文: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当:面临.
(2)A 因为/凭借;B连词表修饰;C代词/“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思;D什么/为什么.故选:B.
(3)首先疏通文意”(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却不能免于灭亡”.“尝读六国世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停顿,故排除B、D,“五倍之地”与“十倍之众”结构对称,故选A.
(4)B“并称赞其中的一类”,只是分析六国破败的原因,没有称赞谁.
(5)①“是故”,因此;“斯”,这;…也,判断句.
②“再”,两次;“却”,打退.
③“积威”,积久的威势;“劫”,胁制;“日、月”,一天天、一月月,名词作状语.④“委”,对付;“休息于内”,在后方休养生息;“阴”,暗中.

1、D
2、B
3、A
4、B
5、①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
②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
③有这样的优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
④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看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科生能当侦察兵吗?文化知识要达到什么程度?我是女生,一直想当一个侦察兵,怎样才能当上侦察兵呢?有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凡与敌对垒,胜负未决,有粮则胜。若我之粮道,必须严加守护,恐为敌人  2020-06-26 …

跪求以下这篇文言文所有的一词多义和通假字!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  2020-07-03 …

为下列文言语段加上标点。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  2020-07-0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高帝(汉高祖)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冒顿  2020-07-13 …

下列短语或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活用方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衣锦还乡②公始常欲奇此女③胡兵终怪之,不  2020-07-14 …

使用标点符号下列文段断句。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  2020-07-15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10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  2020-07-15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赵括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  2020-11-07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