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题。客思贾岛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1.贾岛“推敲”的故事,让我们想起“鸟宿池边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题。

客思

贾岛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1.贾岛“推敲”的故事,让我们想起“鸟宿池边树,        ”的诗句。

2.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三句两个“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B.第二句的“旅人心”三字和诗题相照应。

C.“月明里”三字蕴含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D.末句与“月出惊山鸟”所表现的情境相同。

3.请对这首诗的第一、二两句的语言特色加以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僧敲月下门 2.D 3.在“促织声尖尖似针“一句中.诗人将属于听觉的“促织声”转换成了视觉形象的“针”,仿佛那一声声促织的叫声,就像一根根尖针刺在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诗人的心上;同时,“尖尖似针”’四字都是齿间音,更使人读来如同针刺一般,感受真切。
看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朱自清的《歌声》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声音,还有什么文章是用这样的方法写声音的朱自清的《歌声》运用多种感  2020-05-17 …

导游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 )。 A.独立促销的能力 B.独立带团的能力 C.独立学习导游技  2020-05-20 …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学  2020-06-24 …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反对愚昧,  2020-06-29 …

为了锻炼小明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春节,妈妈让他独自乘火车去上海看望姥姥.(1)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  2020-07-14 …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B.蜜蜂  2020-07-16 …

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分贝数是60,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  2020-12-26 …

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分贝数是60,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  2020-12-26 …

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分贝数是60,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  2020-12-26 …

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