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文中有那两处景物描写可以体现“送君不觉有离伤”?(2)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文中有那两处景物描写可以体现“送君不觉有离伤”?
(2)王勃的《秋江送别》中有诗云:“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你认为哪首诗更能让你感受到离别的情绪?为什么?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文中有那两处景物描写可以体现“送君不觉有离伤”?
(2)王勃的《秋江送别》中有诗云:“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你认为哪首诗更能让你感受到离别的情绪?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阅读此诗,从第一句可总结出“通波”,三句则可得出“青山一道同云雨”.
(2)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围绕“王昌龄诗使“两乡”为“一乡”,化“远”为“近”,抒发别后思念之情;王勃诗:化“近”为“远”,使得依依惜别之情含在字里行间”回答即可.两诗各有千秋,但要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选什么都可以,不给分.
答案:
(1)“通波”、“青山一道同云雨”两处景物可以体现“送君不觉有离伤”.
(2)王昌龄诗:青山相连,风雨共沐,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使“两乡”为“一乡”,化“远”为“近”,抒发别后思念之情.
王勃诗:友人所要去的地方只隔一条江,但已觉得山川迥异,好像远去异域他乡似的,化“近”为“远”,使得依依惜别之情含在字里行间.(选什么都可以,不给分)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2)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围绕“王昌龄诗使“两乡”为“一乡”,化“远”为“近”,抒发别后思念之情;王勃诗:化“近”为“远”,使得依依惜别之情含在字里行间”回答即可.两诗各有千秋,但要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选什么都可以,不给分.
答案:
(1)“通波”、“青山一道同云雨”两处景物可以体现“送君不觉有离伤”.
(2)王昌龄诗:青山相连,风雨共沐,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使“两乡”为“一乡”,化“远”为“近”,抒发别后思念之情.
王勃诗:友人所要去的地方只隔一条江,但已觉得山川迥异,好像远去异域他乡似的,化“近”为“远”,使得依依惜别之情含在字里行间.(选什么都可以,不给分)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看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给老外介绍云南要有云南的面积,人口,还要有下面的内容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它不同于别的城市,因为有滇 2020-05-17 …
阐释观点.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 2020-05-17 …
阐释观点。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 2020-05-17 …
一探照灯照射在云层底面上,这底面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如图所示,云层底面高h,探照灯以匀角速度ω在竖 2020-06-04 …
漂泊云南1.云南与散文本来毫不相干,作者是怎样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呢?2.云南散文立足于散文世界的特色 2020-06-05 …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和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暴风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 2020-06-14 …
为什么卫星云图上面看没有云可实际上有很多云呢?注意不是说天气预报不准确!是说最新的卫星云图比如半个小 2020-11-10 …
如何阻止悲伤蔓延?有时会莫名其妙的感到伤心总是以伤感来面对所有甚至故意使一些事悲伤落幕这是为什么么? 2020-12-06 …
有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要输血.有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 2020-12-20 …
一座楼很高,下面是云是什么成语,不是空中楼阁啊,楼顶还有几个星星吧应该是的,旁边还有一个点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