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杜甫在中国的诗歌上的地位要高于苏轼但高在哪呢?

题目详情
杜甫在中国的诗歌上的地位要高于苏轼 但高在哪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苏轼的地位和影响
一、苏轼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袖,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创作代表着北宋时期的最高成就,宋诗、宋文、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书法、绘画也有极高的造诣.他是在宋型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与全才,在他身上,也典型地体现着宋型文化的精神.
二、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苏轼在当时的文坛即享有崇高的声誉,奖掖、团结了一批重要作家,如“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等,他们在创作上各有建树,形成了北宋中期强大的文艺阵营,为宋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苏文在实用性、审美性、通俗性诸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一直被后代文人奉为典范,其政论、史论成为后世科举士子摹拟的范文;其小品文,被明代的竟陵派、公安派视为学习的标本,直到清代的袁枚、郑燮的散文,仍可找出沿袭的线索.苏诗是北宋诗坛的一座丰碑,直接影响了有宋一代的诗歌面貌;金代奉苏诗为楷模,产生了所谓的“苏诗运动”;苏诗还对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宗宋派有重要的启迪.苏词首开豪放词风,使宋词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型,并直接为南宋的爱国词派所继承,其影响还一直波及到清代的阳羡词派.
3. 苏轼执中持平的品格,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开朗幽默的“坡仙”气质,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等,共同构筑成他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式,为后人景仰、倾慕,更为深刻地影响着封建士人的精神与心态.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一、苏轼的生平
苏轼的生平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1036-1069)为读书、应举、初入仕途时期.重点掌握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欧阳修对他的赏识.
第二期(1069-1085)为请求外调、历任四州、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期.重点掌握乌台诗案是其生活、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了解黄州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转变期,文风渐趋高旷超迈,潇洒飘逸.
第三期(1085-1093)为两次召还及复连外放时期.
第四期(1093-1101)为远谪惠、儋时期.此期是他创作的又一丰收期,文风趋于平淡、清澈.
二、苏轼的思想
1. 苏轼的思想宏博开放,出入儒道,濡染佛禅,兼收并蓄,灵活通脱,使儒、释、道三教达到了有机融合,但其思想仍以儒家为本,这是苏轼世界观的哲学基础,也是形成其独特的政治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根本所在.
2. 苏轼的政治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一生积极入世,以经世济时为己任.为人坚持操守,风节凛然,决不在政治斗争中望风使舵.在朝任职,直言不讳;出外做官,勤政爱民,即使中晚年迭遭打击,其报国事君、关心民瘼的政治理想仍不改变.
3. 佛老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上.由于政治上一再受挫,特别是身处贬谪的逆境之中,佛老思想就成为他求得自我解脱的精神武器,由此而形成了一种随缘自适、淡泊无为、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这也是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着坚强的生活信心和旺盛的创作活力的原因.
三、苏轼的文学思想
1. 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提出先文后道.既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更强调文学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美学价值.
2. 在文与意的关系上,提出文以达意.他的“辞达”说强调作者要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客观事物的特征.
3. 在文艺创作风格上,推崇平淡自然.他倡导不拘常法,意到笔随,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的平淡也并非仅是文从字顺,而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绚烂之致,归于平淡.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一个艺术成就:沉郁顿挫的总体风貌,千汇万状的多样风格 第二个艺术成就:大气磅礴的艺术概括,细致入微的写实本领.第三个艺术成就:兴象浑融的诗歌意境,议论风生的感慨胸臆第四个艺术成就:严谨整栗的诗律之美,曲折拗救的兀傲之气.白居易曾经在《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中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白居易说得对,人民的确是要好诗的,杜甫也确实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留下了许多好诗.他的诗是我国最可宝贵的文学遗产.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了自《诗经》、汉魏乐府以来诗歌注重反映现实的创作传统,并使之更为高超更为成熟.他没有遵循建安以来沿袭乐府古题的创作旧习,而是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 “即事名篇” .对这类作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作了很高的评价,而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更叙述了他们所受的启发:“近代惟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予少时与友人白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再拟赋古题.”这是说,在他们眼中,近代诗人中,只有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才是纪实名篇,年轻时他们就不再写乐府古题了,而是自创名篇.中唐诗坛的新乐府创作风气,正是由杜甫直接开导而出的.杜甫诗歌中高度的爱国精神,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中国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深受杜甫影响,从杜诗领会到“诗出于人”的道理,好诗是由于有好的优秀的人格所造成的,所谓“工夫在诗外”,这就纠正了他早年学诗“但欲工藻绘”(《示子谵》)的偏差,陆游后代创作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生酷爱杜诗,在燕京坐牢三年间,更是专读杜诗,并集杜诗为五言绝句二百首.为了全面地反映现实,杜甫掌握了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泽被后人甚为深广.为了生动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表现手法上杜甫也为后人开示不少法门.如学习民歌运用白话和口语,大大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和俗语在诗中的地位,使唐诗创作更接近生活,接近人民群众.元稹《酬孝甫见赠》诗说:“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是说杜甫能够自作新词,吸收口语和白话来写作,形成了新的境界.后来元稹和白居易诸人诗歌的趋向通俗化,都是受杜甫影响.另外,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锤炼字句、“字字不闲” 的创作精神,对后来宋代“江西诗派” 强调 “无一字无来处”,“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欲以奇句硬语惊人的诗学追求更有直接的启迪.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的确,我们不能不为我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李白、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