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柄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鹤则成帮成伙,

题目详情

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柄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鹤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为这座学府式的大庭院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

碰巧了,还能看见一只小松鼠。在北京,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它是打哪儿来的呢?太奇怪了。我常常感叹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于是我又常常说:“现代文学馆还有一宝,一只小松鼠。”听者无不惊讶,点头称赞,都觉得小松鼠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

其实,仔细观察,能发现,一年四季,有许多品种的鸟会轮流光顾我们这个大院子,不过多半只是一只或一双;它们中有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还有一种体形特别小巧的鸟,只及小麻雀的一半大,歌可是唱得很好听。一听见它歌唱,我会立刻扔下笔,跑到院中去看它,听它那动人的鸣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

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 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 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 ,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曰升飞出曰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6. 行宫(现为现代文学馆) 中的“一景”“一宝”分别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这些称为“景” 视为“宝”?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它与文中哪些词语相照应?

一听见它歌唱,我会 立刻 扔下笔,跑到院中去看它。

8.下列对第④节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大乌鸦面对“这忙碌的大都市”似乎已失去了大叫的情致。

B.活画出了大乌鸦“孤独而寂寞”的神态,为下文作者的“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 做铺垫。

C.对大乌鸦神态的描写,是对大城市的“忙碌”“喧闹繁华”的同情。

D.对大乌鸦神态的描写,显示了作者对现代都市的针砭之意。

9.作者为什么会“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 “那两只大呆鸟”又是指的哪两只鸟?

10.“北京一景”指的是什么?作者又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描写“北京一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6.“一景”指的是行宫里群鸟栖息和嬉戏的景象,“一宝”指的是行宫里奇迹般存在的一只小松鼠。因为当时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已很难见到,显得十分可贵,表达了作者对人与鸟兽共处现象的赞美之情。7.不能删去。“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说明动作非常快,作者唯恐去迟了会听不见“那动人的鸣叫”,与文中 “难逢的幸事”相照应。8.C9.因为大呆鸟已不能像往常那样平静地生活,它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不能与人类友好相处了。 “大呆鸟”就是指上文提到的“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10.“北京一景”指的是几十年前北京城有成群老鸹飞行栖息,颇为壮观的一种景象。“北京一景”与如今现代文学馆中两只“老鸹不老呱”的惨淡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作者的伤感之情。
看了 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