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请解释既定成本的产量最大化和既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的最优条件
题目详情
请解释既定成本的产量最大化和既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的最优条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且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已知的,厂商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如果企业要以既定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量,那么,它应该如何2最优的劳动投入量的组合呢?
把厂商的等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就可以确定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即生产的均衡点.
图1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在图中,有一条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线Q1、Q2和Q3.等成本线AB的位置和斜率决定于既定的成本量C和既定的已知两要素的价格比例-w/r.由图中可见,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其中一条等产量线Q2相切于E点,改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它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OL1和OK1,这样,厂商就会获得最大的产量.
代表既定成本的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三条等产量线Q1、Q2和Q3之间的关系.
先看等产量曲线Q3代表的产量虽然高于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成本线AB上或成本线AB以内区域的要素组合.再看等产量曲线Q1,产量曲线Q1虽然与唯一的等成本曲线AB相交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因为,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所以,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更进一步具体地分析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1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
如果厂商开始在a点进行生产.由图可见,在a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该点上的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所以在a点,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即有MRTSLK> w/r .譬如说,在a点,MRTSLK=-dK/dL=4/1>1/1=w/r.这时,由不等式右边的w/r = 1/1可知,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在不改变成本总支出的情况下,减少1单位的资本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劳动,而由不等式左边的MRTSLK=-dK/dL=4/1可知,在生产过程中,厂商在减少1单位的资本投入量时,只需增加0.2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维持原有产量水平.结果,整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厂商因为在生产中多得到0.7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而使总产量增加,所以,只要MRTSLK> w/r,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表现在途中就是厂商的生产会沿着等成本线AB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
如果厂商开始在b点进行生产.由图可见,在b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这表示在b点,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小于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即有MRTSLK
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且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已知的,厂商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如果企业要以既定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量,那么,它应该如何2最优的劳动投入量的组合呢?
把厂商的等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就可以确定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即生产的均衡点.
图1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在图中,有一条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线Q1、Q2和Q3.等成本线AB的位置和斜率决定于既定的成本量C和既定的已知两要素的价格比例-w/r.由图中可见,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其中一条等产量线Q2相切于E点,改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它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OL1和OK1,这样,厂商就会获得最大的产量.
代表既定成本的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三条等产量线Q1、Q2和Q3之间的关系.
先看等产量曲线Q3代表的产量虽然高于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成本线AB上或成本线AB以内区域的要素组合.再看等产量曲线Q1,产量曲线Q1虽然与唯一的等成本曲线AB相交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因为,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所以,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更进一步具体地分析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1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
如果厂商开始在a点进行生产.由图可见,在a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该点上的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所以在a点,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即有MRTSLK> w/r .譬如说,在a点,MRTSLK=-dK/dL=4/1>1/1=w/r.这时,由不等式右边的w/r = 1/1可知,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在不改变成本总支出的情况下,减少1单位的资本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劳动,而由不等式左边的MRTSLK=-dK/dL=4/1可知,在生产过程中,厂商在减少1单位的资本投入量时,只需增加0.2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维持原有产量水平.结果,整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厂商因为在生产中多得到0.7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而使总产量增加,所以,只要MRTSLK> w/r,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表现在途中就是厂商的生产会沿着等成本线AB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
如果厂商开始在b点进行生产.由图可见,在b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这表示在b点,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小于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即有MRTSLK
看了 请解释既定成本的产量最大化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反应热问题氢气和氯气反应时放热反应.那么断开1mol氢氢键加上断开1mol氯氯键的能量和形成2 2020-04-07 …
对于数据结构中“连通分量”和“生成树”的定义问题对于数据结构中“连通分量”和“生成树”的,我理解其 2020-05-17 …
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1.5%的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 2020-05-22 …
I2H2=2HI我查了几本资料书都是吸热反应!但为什么我按反应物的能量和生成物的能量算出,是生成物 2020-06-04 …
为什么质量相同的烃,含氢百分比越大,耗氧量和生成的二氧化碳越大 2020-06-25 …
如何确定完成数量和完成比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完成比例是100%的,但完成数量只是1,那么这个比 2020-07-14 …
小型车数量和中型车数量的比是7:5,中型车数量和大型车数量的比是4:3,怎么将这两个比合成一个比, 2020-07-30 …
6年级数学题用大豆榨油,大豆出油量和大豆饼的比是2:3,800千克大都可以出油多少千克?(注:大豆的 2020-12-02 …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H为负值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 2020-12-25 …
大米的质量一定,稻谷的总质量和大米的出米率成什么比例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