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①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
①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②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③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鸟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④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⑤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⑥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1.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成帝让宫中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笼络了人心。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B 3.C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吴文英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①。净 2020-06-09 …
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重阳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①,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②, 2020-06-2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送李明府赴滑州韩翃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 2020-06-22 …
图钉帽的面积为图钉尖的面积的2000倍,若用力F把图钉压入木块,则钉帽与钉尖的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 2020-06-26 …
图钉帽的面积为图钉尖的面积的2000倍,若用力F把图钉压入木块,则钉帽与钉尖的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 2020-06-26 …
图订帽的面积是1cm^2,钉子尖面积是0、05nm^2,手指对图订帽的压力是10牛,求手指图订帽的 2020-07-10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金陵三迁有感①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金陵三迁有感①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 2020-11-11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金陵三迁有感①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 2020-11-2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浪淘沙•九日①从吴见山②觅酒吴文英③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