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材料二 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
材料三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材料二 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
材料三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一“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可以得出废除诗赋,改以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依据材料二“如青苗之类”可以得出青苗法.第二小问的不同,对比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一侧重于育人(取士)角度;材料二侧重于理财(富国)角度.
(2)第一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三“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知,措施是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第二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从王安石变法可以看出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故答案为:
(1)措施:废除诗赋,改以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青苗法.
不同:材料一侧重于育人(取士)角度;材料二侧重于理财(富国)角度.
(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2)第一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三“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知,措施是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第二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从王安石变法可以看出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故答案为:
(1)措施:废除诗赋,改以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青苗法.
不同:材料一侧重于育人(取士)角度;材料二侧重于理财(富国)角度.
(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熙宁改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帮忙翻译下啊!此句出自《唐才子传》卷一王勃,原文为: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 2020-06-09 …
一个初中生的疑问初中政治到底该怎样学,我今年在初三但对其却一窍不通,尤其是考试时,我分析完材料认为 2020-06-11 …
品学兼重(文言文)贞观二十年,王师旦为员外郎.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瑾并有文辞声振京邑.师旦考其策为 2020-06-13 …
棺材的故事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幅黑漆漆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 2020-06-21 …
高祖纳善不及的答案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陈平起于亡命而为谋主, 2020-06-21 …
英语翻译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 2020-06-28 …
某校五年级学生参加艺术考级的有183人,其中考美术的有35人,考声乐的人数是考美术的3.2倍,其余的 2020-12-07 …
木结构工程中,本分部消耗材积来考虑操作损耗是什么意思造价员试卷中的一道单选题,原题为:木结构工程中, 2020-12-13 …
宋“进士考试以策论取士,注重推理与创意,在11世纪晚期其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考试”。材料表明宋科举制() 2020-12-23 …
形势与政策考题,是小论文,特急!一、阅读材料,据初步统计201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