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文阅读甲虽有嘉肴(选自《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题目详情
【古文阅读】
【甲】
虽有嘉肴 (选自《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①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③,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蜀: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四川成都一带。②鄙:边境③之:到,往;南海:这里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舟山群岛).④何恃:凭什么。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___ ②教学相长___
③贫者语于富者___ ④人之为学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3)【甲】【乙】两文的主旨都和学习有关,都强调了___重要性。【甲】文用嘉肴作比,自然贴切地引出观点“___”;【乙】文以蜀鄙二僧的故事为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道理“___”。
【甲】
虽有嘉肴 (选自《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①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③,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蜀: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四川成都一带。②鄙:边境③之:到,往;南海:这里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舟山群岛).④何恃:凭什么。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___ ②教学相长___
③贫者语于富者___ ④人之为学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3)【甲】【乙】两文的主旨都和学习有关,都强调了___重要性。【甲】文用嘉肴作比,自然贴切地引出观点“___”;【乙】文以蜀鄙二僧的故事为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道理“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
②句意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长:促进、增长.
③句意为: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语:告诉;
④句意为:人们做学问.为:做、求.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不足:欠缺;困:不懂,理解不了.句子翻译为: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自:从;以:把.句子翻译为: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前往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主旨,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实践、(行动、尝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意对即可)
答案:
(1)①甘美;②促进,增长;③告诉;④做、求.
(2)①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②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前往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3)实践、(行动、尝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意对即可)
①句意为: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
②句意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长:促进、增长.
③句意为: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语:告诉;
④句意为:人们做学问.为:做、求.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不足:欠缺;困:不懂,理解不了.句子翻译为: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自:从;以:把.句子翻译为: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前往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主旨,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实践、(行动、尝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意对即可)
答案:
(1)①甘美;②促进,增长;③告诉;④做、求.
(2)①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②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前往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3)实践、(行动、尝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意对即可)
看了 古文阅读甲虽有嘉肴(选自《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v等于多少安培?是不是没有电阻就没有电流啊?如果说220v的市电压那它的电流是多大啊?1v=1A 2020-05-13 …
为什么多肽里一定没有糖类?不是也有C,H,O的么?原题是: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一定不含糖类的是(D)A 2020-06-12 …
用虽说是可也造句用虽说是……可也造句(虽说是加上是,不是虽说) 2020-06-13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肴,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 2020-06-16 …
英语翻译内容如下:剑虽利,不历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皆酒嘉肴,不尝不知其皆;虽有善道,不学不 2020-06-19 …
为什么选D,是用的三段论吗.可是怎么看都不像三段论呢?一些麋鹿的骨盆骨与所有猪的骨盆骨具有许多相同 2020-06-20 …
三段论为什么推出的错误答案却是正确答案.比如下面的例子:一些麋鹿的骨盆骨与所有猪的骨盆骨具有许多相 2020-06-20 …
英语翻译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肴,不尝不知起指,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 2020-11-10 …
猜字谜:虽有十张口,只有一颗心,要想猜得到,必须动脑筋。我在做试卷的时候有一道猜字谜不会,就来这里请 2020-12-21 …
请问温度、时间是标量还是矢量?有人说是标量,可我觉得温度不是也有方向(0°C上下),时间难道不能倒流 2020-12-24 …